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论语》中的孔子: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圣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论语》中的孔子: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圣人

引用
新浪网
11
来源
1.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0c2ae4c0102ylaf.html
2.
https://www.sohu.com/a/240632303_100014621
3.
https://news.whu.edu.cn/info/1004/64480.htm
4.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E6%B5%85%E8%AE%BA%E3%80%8A%E8%AE%BA%E8%AF%AD%E3%80%8B%E7%9A%84%E6%96%87%E5%AD%A6%E4%BB%B7%E5%80%BC-%E7%8E%8B%E4%B8%BD-%E6%A8%8A%E5%BD%A9%E9%9C%9E/07db6499d41f876907498d17a368df9e84e0f827
5.
https://www.qidian.com/ask/qhvclbpenlw
6.
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3845_1090145.html
7.
http://www.guoxue.com/wk/000245.htm
8.
http://www.wenxue100.com/baokan/39466.thtml
9.
https://chinakongzi.org/kzsf/lsjd/200705/t20070520_28024.htm
10.
http://phi.ruc.edu.cn/xsyj/sxwk/3790d34e917b420e91896c74108c60ad.htm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230/17/44232639_883152814.shtml
01

孔子: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圣人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论语·述而》中对孔子形象的经典描写,短短九个字,却勾勒出一个既温和又威严、既恭敬又安详的孔子形象。《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不仅记录了孔子的言行思想,更塑造了一个鲜活立体的孔子形象。这个形象既有圣人的伟大,又不失凡人的温度,堪称文学人物塑造的典范。

02

多重身份,立体呈现

《论语》中的孔子,不是一个单一面孔的圣人,而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立体丰满的人物。作为学者,他孜孜以求、勤学不辍。“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这段自述展现了孔子从少年到老年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他终身学习的精神。

作为老师,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弟子们各言其志,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自己治理国家的志向,而曾皙却描绘了一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场景。孔子对子路的急躁给予了微笑的批评,而对曾皙的志向表示了赞赏。这种教学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孔子作为老师的智慧和包容。

作为智者,他通达睿智、乐天知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段话展现了孔子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03

独特手法,生动传神

《论语》在塑造孔子形象时采用了独特的手法,使其栩栩如生。最显著的是“子曰”这一语言格式。几乎每篇开头都是“子曰”,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将孔子的言论直接呈现给读者,让人感受到其思想的深邃和人格的魅力。

除了直接引语,书中还有大量有背景、有场景的叙述描写。如《论语·阳货》中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这个场景不仅展现了孔子的幽默感,也体现了他对礼乐教化的重视。

04

成功塑造,影响深远

《论语》中孔子形象的成功塑造,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学者们普遍认为,这种塑造既展现了孔子作为圣人的伟大,又不失凡人的温度。正如林语堂在《孔子在雨中歌唱》中所说:“我们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孔子,他强挣扎,时而得意,时而沮丧,但总是保持自身的魅力和良好的幽默感,也不惜自我嘲弄。”

这种立体的孔子形象,不仅在学术研究中被广泛讨论,在艺术创作中也被多次描绘。从唐代阎立本的《孔子弟子像》,到现代画家戴敦邦的《孔门七十二贤像传》,孔子的形象在历代画家的笔下不断被诠释和再现。

05

结语

《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塑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它不仅展现了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风采,更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可敬可亲的凡人形象。这种立体的塑造,让孔子从一个遥不可及的圣人,变成了一个可以学习、可以效仿的榜样。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种既仰望又亲近的感觉,正是《论语》中孔子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