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研究:正念冥想缓解职业倦怠新方法
北师大研究:正念冥想缓解职业倦怠新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正念积极心理(MBPP)干预,职场人士能够有效缓解职业倦怠。这项研究由曾祥龙副教授团队开发,通过每周一次的线上团体练习和每日15分钟的冥想练习,帮助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减轻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等问题。这一发现为应对职业倦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方法。
什么是MBPP?
MBPP(Mindfulness-Based Positive Psychology)是北师大心理学部曾祥龙团队开发的正念积极心理项目。它在传统正念冥想的基础上,整合了自我关怀、感恩、随喜等积极心理学主题,甚至融入了儒家哲学思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干预体系。
MBPP如何缓解职业倦怠?
MBPP的干预过程分为三个模块:
缓解模块:专注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通过正念冥想,帮助个体学会与负面情绪和平共处,减少逃避和拖延。
提升模块:致力于发展积极情绪和改善人际关系。通过感恩、慈悲等练习,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超越模块: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发展。通过随喜、内观等练习,帮助个体超越自我,实现心灵成长。
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MBPP通过提升三个关键特质来缓解职业倦怠:
- 正念:增强对当下的觉察能力,减少对过去和未来的过度担忧。
- 自我同情:学会善待自己,减少自我批评,提升心理韧性。
- 自我控制: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提升工作效能。
企业实践案例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引入正念冥想作为减压工具。例如:
- Pinterest在办公室设置冥想空间,配备遮光隔音的冥想椅。
- 谷歌成立gPause社团,鼓励员工分享正念经验,通过冥想提升工作效率。
如何开始正念冥想?
选择安静环境: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保持舒适的坐姿。
专注呼吸: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的进出。
接纳思绪:当思绪游离时,不要责备自己,温和地将注意力拉回呼吸。
定期练习:建议每天15分钟,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
参加团体练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团体冥想课程,获得专业指导。
正念冥想不是一剂速效药,但它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正如北师大研究显示的那样,通过持续的练习,我们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重获工作热情。
如果你正为职业倦怠所困扰,不妨试试这个简单却强大的工具。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找回工作的意义和生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