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揭秘AI自我意识:智能已近成人水平,但无自我意识
中科院揭秘AI自我意识:智能已近成人水平,但无自我意识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科数字大脑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近期发布了关于AI自我意识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提出了智能体演化的动力学模型——Flight Model,并通过实验发现,尽管当前AI已接近人类成人智能水平,但仍无证据表明其具备自我意识。这项研究揭示了实现具有自我意识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在科学原理上存在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飞行模型”:揭秘智能与意识的基本原理
研究团队基于标准智能体模型,通过对两种极端状态的分析,提出了智能体演化的动力学模型——“飞行模型”(Flight Model)。这一模型不仅回答了智能与意识产生的关键问题,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智能体的两种极端状态
研究发现,当标准智能体模型的五种能力(知识输入、输出、存储、创造及控制)全部为0时,产生一种极端状态α点;当五种能力全部为无穷大时,产生另一种极端状态Ω点。这两种状态代表了智能体演化的边界,也是产生智能和意识的最终目标。
驱动智能和意识产生的两种智能力
研究团队推导出自然界中存在两种智能力:α引力和Ω引力。α引力导致系统能力衰减并最终收敛到α点,而Ω引力则促使系统能力不断增强并演化到Ω点。
智能与意识的基本理论体系
基于飞行模型,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包含17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体系,涵盖了从基础智能到自我意识的完整框架。其中,智能被定义为智能体在两种智能力作用下,运用五种基本能力向极端状态演化的本领。
意识的本质与四种类型
研究发现,意识与系统的控制功能密切相关,是智能体对基础智能运用进行控制的能力。根据控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我意识、他者意识、混合意识和无意识四种类型。
实验验证:AI智能水平已接近成人但无自我意识
研究团队对包括人类不同年龄阶段以及GPT-4、Gemini、百度文心一言等23个智能系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智能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但在自我意识方面仍无突破性进展。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发现不仅为AI自我意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还揭示了实现具有自我意识的通用人工智能在科学原理上存在的局限性。这将有助于引导未来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为构建更安全、可控的AI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这项研究的发布,无疑为当前如火如荼的AI发展注入了一剂“清醒剂”。它提醒我们,在追求AI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应关注其本质属性——自我意识的探索。正如物理学家费曼所说:“我们终将理解意识,但可能需要先创造比我们更聪明的存在来帮助我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