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房贷利率新政:你的还款计划要变了!
央行房贷利率新政:你的还款计划要变了!
2024年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11号公告,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行完善。这一政策自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房贷利率制度迎来重大变革。新政策不仅优化了房贷利率的定价方式,还首次引入了动态调整机制,为数千万房贷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政策核心内容:让利率更灵活
根据央行公告,新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率选择更自由:借款人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以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选择固定利率的,合同期内利率保持不变;选择浮动利率的,利率以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存量房贷可置换:固定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存量贷款。置换时,利率以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幅度等于原合同利率水平与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差值。
重定价周期可调整:自2024年11月1日起,合同约定为浮动利率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重定价周期。在利率重定价日,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重定价周期及调整方式应在贷款合同中明确。
动态调整机制:自2024年11月1日起,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与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偏离达到一定幅度时,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存量贷款。重新约定的加点幅度应体现市场供求、借款人风险溢价等因素变化,加点幅度不得低于置换贷款时所在城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如有)。
具体影响:每年可省数千元
以北京市民焦先生为例,他在2020年11月贷款购买了一套住房,合同约定的重定价日是1月1日。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已累计下行60个基点。按照之前规定,焦先生只能等到明年的1月1日才能享受到LPR下行带来的利好。但新政实施后,他可以选择将重定价周期调整为3个月,这意味着他可以在1月1日、4月1日、7月1日、10月1日等多个时间点享受到利率下行的红利。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7月末,全部存量房贷加权平均利率约为4.06%。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发放房贷平均利率为3.61%。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后将降至约3.55%,降幅约0.5个百分点。以100万元、25年期、等额本息还款的存量房贷为例,假设该房贷利率从4.4%降至3.55%,可节约借款人利息支出每年约5600元。批量调整完成后,预计这一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每年可为存量房贷家庭节省支出约1500亿元。
市场反应:积极且正面
新政出台后,各大商业银行迅速响应。中国银行于2024年10月12日发布公告,明确将于10月25日起对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行批量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对LPR加点幅度高于-30BP的调整至-30BP;对人行基准利率贷款和固定利率贷款,客户可申请转换为LPR浮动利率贷款后再按规则调整。
多家银行表示,从11月1日后,符合条件的借款人需要主动向银行提出申请,银行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调整。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贷款经办行等提出调整申请。工行明确表示,将不晚于11月15日开始受理重定价周期调整申请,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贷款-房贷重定价周期调整”栏目申请调整重定价周期。审核通过后,新的重定价周期即日生效。
政策意义:促进消费与稳定市场
这一轮房贷利率新政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优化利率定价机制,不仅减轻了居民的还贷压力,也有效遏制了提前还贷潮,稳定了金融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每年数千元的利息节省,将直接转化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助于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内需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于广大购房者来说,新政的实施意味着未来将享受到更加灵活、透明的房贷利率环境。无论是新房贷还是存量房贷,利率水平都将更加贴近市场实际,真正实现“房住不炒”的政策目标。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正在复苏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广大购房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