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治愈失恋心碎?试试这个挑战!
跑步治愈失恋心碎?试试这个挑战!
科学研究表明,跑步不仅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传递快乐和兴奋信息,还能提升内啡肽水平,改善情绪,减轻抑郁。对于失恋这种情感创伤,跑步或许能成为一剂良方。
真实案例:从失恋到重生
一位失恋的男生,为了摆脱失恋的阴影,开始固定健身时间。虽然一开始极不情愿,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下去。就这样坚持一年后,男生从外貌到精神状态,整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瘦了,也变得更自信了,那些失恋带来的丧丧的情绪,也都在一次次运动中排解掉了。
无独有偶,优客工场的创始人毛大庆也曾通过跑步治愈了自己的抑郁症。在医生诊断出中度抑郁症并开出6种药物后,他选择了跑步作为替代疗法。从最初的800米开始,到完成人生第一个五公里,再到参加马拉松比赛,毛大庆在跑步中找到了自律的美妙感觉,最终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香港著名歌手郑秀文也曾在运动中战胜抑郁症。她坚持每天跑8公里,并不是为了变瘦,而是因为"当自己真的很用心去锻炼的时候,真的坚持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让自己很有信心的东西了。"
科学解读:跑步如何调节情绪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精神病学家约翰·H·格雷斯特曾做过一项医学实验,他将28位轻、中度忧郁症病人分成三组:一组慢跑锻炼,一组短期精神疗法,一组进行不限时间的精神疗法。实验结果令人惊喜:一周内,大多数慢跑病人开始感到好转,在三周内全都说:"差不多好了。"而且在两年的随访中,大多数病人仍在坚持跑步。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跑步可以提升体内神经递质如内啡肽的水平,从而改善情绪,减轻抑郁。美国的南卫理公会大学发现,人能够对压力产生自动的减压剂,而跑步正是这种减压剂的来源。焦虑的根源来自大脑当中"海马区齿状回区域",如果新生神经元不足就会引发焦虑感。而跑步能刺激自己的"新生神经元",从而缓解焦虑。
实用建议:如何通过跑步调节情绪
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对于失恋后想要通过跑步调节情绪的人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设定SMART目标:即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有时限。比如,可以从每天跑3公里开始,逐渐增加到5公里。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除了跑步,还可以尝试其他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
寻找运动伙伴:与朋友一起锻炼可以增加动力和承诺感。在运动中,你可能会发现,专注于一项任务以及由此产生的能量和乐观精神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保持规律性:将运动纳入日常计划,使之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即使短暂的体育锻炼也能带来益处。比如,你可以尝试间歇训练,用几乎全部的力量进行短暂(60-90秒)的剧烈运动。
跑步:不止是身体的运动
跑步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身体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坚持、自律和乐观。在跑步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坚韧。这种态度,不仅让我们在跑步中受益,更让我们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所以,当你感到失恋的痛苦难以排解时,不妨试试跑步。穿上跑鞋,迈出家门,让跑步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相信我,当你跑完那一程,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