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秘丝路遗产:张骞墓与炳灵寺石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秘丝路遗产:张骞墓与炳灵寺石窟

引用
百度
15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A0%E9%AA%9E%E5%A2%93/2946538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98%E8%82%83%E7%82%B3%E7%81%B5%E5%AF%BA%E7%9F%B3%E7%AA%9F%E4%BF%9D%E6%8A%A4%E6%9D%A1%E4%BE%8B/22021535
3.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822/c387602-25518033.html
4.
http://m.news.cctv.com/2017/06/17/ARTI29ka8YOZjwerAu7p2pAK170617.shtml
5.
https://www.rmzxw.com.cn/c/2024-03-21/3513213.shtml?n2m=1
6.
https://www.sxlib.org.cn/dfzy/sczl/wwgjp/skyyh/201808/t20180808_956888.html
7.
https://ydyl.snnu.edu.cn/info/1230/1733.htm
8.
http://kaogu.cssn.cn/zwb/kgyd/kgsb/201909/t20190923_4975786.s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A0%E9%AA%9E%E5%A2%93
10.
https://tuanwei.xpu.edu.cn/info/1069/10596.htm
11.
https://m.dunhuangtour.com/m/Buddhism/398.html
12.
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4032839-1.htm
13.
https://www.dha.ac.cn/info/1019/1658.htm
14.
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4/6/20/art_812270_59098852.html
15.
http://news.cnwest.com/faxian/a/2024/05/28/22624385.html

在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十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探寻两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张骞墓和炳灵寺石窟。张骞墓位于陕西汉中市城固县,是古代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安息之地;而炳灵寺石窟则坐落在甘肃永靖县黄河岸边,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著称。这两处遗址不仅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这次探秘之旅,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珍贵遗产背后的故事及其保护成果。

01

张骞墓:丝路开拓者的安息之所

张骞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卒后,归葬于故里陕西城固博望镇。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对张骞墓进行了初步发掘,出土“博望□造铭”封泥一枚,加之墓前碑石、汉代石雕等文物,确认为汉博望侯张骞之墓。

1956年,张骞墓被列为陕西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张骞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张骞墓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2年2月16日,张骞墓景区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

02

炳灵寺石窟:佛教艺术的璀璨明珠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古“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明永乐年后,取“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

炳灵寺石窟初建于十六国时期,当时鲜卑族在今榆中建立西秦政权(385~431年),后迁都于金城(今西固)、粃罕(今临夏)等地。炳灵寺的位置正好位于西秦三处都城之间。西秦统治者弘扬佛教,炳灵寺就成为西秦境内的佛教圣地。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炳灵寺石窟开凿在积石山南北长200米、高60米的陡峭峻险的红砂岩悬崖上,分上寺、洞沟、下寺3处。石窟神龛鳞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突出如屋檐的岩层,对部分窟龛起着遮风避雨和阻挡太阳曝晒的作用,因此,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炳灵寺现存34个洞窟,196个窟龛,石雕、泥塑800躯,壁画900平方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有8窟25龛,北周有2窟,隋代2窟,唐代有20窟113龛。窟内保存的近1000平方米壁画,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自十六国时期佛教兴盛以来,我国西北地区佛教艺术、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03

丝绸之路申遗:保护与传承的里程碑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文化线路遗产。这条线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5类代表遗迹,共计33处。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和古建筑。西安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位列其中。它们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一起成为这条繁荣道路上的重要坐标,更是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到繁荣、鼎盛时期的历史印记。

近年来,西安市加强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反哺城市、惠及人民。如今遗址公园和文化景区成为西安热门“打卡地”,沉睡千年的文化遗产地已渐渐融入市民百姓生活。游客参观拍照、市民健身锻炼、少年在练习滑板……这温馨又美好的场景已成为古城文化遗产地常见的景象。

04

结语

张骞墓和炳灵寺石窟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记忆。它们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在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十年之际,我们更应该珍视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让这段历史永远熠熠生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