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老油田转型:新疆采油二厂的突破之路
科技创新驱动老油田转型:新疆采油二厂的突破之路
2024年12月20日零时,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年产原油成功跨越300万吨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标志着这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油田焕发新生,更展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巨大威力。
数字化转型:为老油田插上科技翅膀
在采油二厂的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口油井的运行参数。通过先进的LORA2.0广域网通信技术,油水井的生产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监控平台,实现了对生产状况的全天候监测。
“以前,巡井、抄录数据、填报各种报表都要人工完成,费时费力。现在有了自动化,巡检模式由传统人工巡检变为故障巡检,生产数据也可以自动提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油二厂运行维护一中心工程地质组副组长别力克·巴哈提别克感慨道。
2024年,采油二厂自筹资金推进油水井自动化建设,于10月30日实现油水井自动化覆盖率100%。通过升级生产监控云平台、开发电网监控系统、研发智能报警分析系统等举措,该厂将每日报警有效率提升至80%以上,自动化数据应用率达98%。
数字化转型不仅优化了生产效率,更带来了管理模式的革新。采油二厂通过自动化数据与现场生产的深度结合,实现了生产运行从事后应急处置向事前有效防范的转变,百万吨油气产量用工总量从1088人缩减至425人,成为油田公司老油田转型的示范标杆。
创新驱动:开启高效开发新篇章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采油二厂在多个重大试验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八区530井区克下组砾岩油藏CO2混相驱先导试验尤为引人注目。
“传统的注水开采只能采出地下原油储层约30%至40%的石油。如今,通过CO2混相驱先导试验,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强化石油开采技术,不仅提高了石油采收率,还实现了就地封存、减碳增油的目标。”采油二厂油田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吴让彬介绍道。
为推进这一项目,采油二厂应用耦合地质力学、示踪剂监测的数值模拟技术,制定“一井一策”的专项上产方案,开发适用于CCUS的防气、防腐、防冻“三防”采油工艺技术。经过努力,项目开井率从30%提升至80%,日产油量从14吨/天上升至最高82吨/天,提前完成新疆油田“日产80吨”的奋斗目标。
与此同时,七中区克拉玛依组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工业化扩大试验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试验区二元驱采出程度达到19.81%,为老油田的高效开发开辟了新路径。
组织变革:激发创新活力的土壤
科技创新的背后,是采油二厂持续推进的组织变革。借鉴军队改革理念,该厂优化组织结构,精简层级,提升决策效率。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打破传统部门壁垒,形成协同作战的新格局。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油二厂注重专业化人才培养,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同时,通过数字化管理和技术攻关,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运营成本。据统计,通过机采提效示范区建设,该厂泵效提升23.2%,系统效率提升4.5%,检泵周期延长186天,展现出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采油二厂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油田建设,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这片承载着几代石油人汗水与智慧的老油区,正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续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