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二期投产助力望城区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比亚迪二期投产助力望城区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11月30日,长沙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在望城经开区正式投产,为望城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作为比亚迪公司旗下的专业EMS(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长沙比亚迪电子成立于2019年,一期项目投产以来连续五年产值达百亿元,2023年产手机1200万台。二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通过租赁5G智能终端产业园8.8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建设高端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后,预计将新增智能终端年产量超1000万台,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与一期相比,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工艺、突破了技术壁垒,优化了管理流程。二期项目依托ORT实验室,能满足智能终端从研发到量产阶段的各项测试需求。而且二期项目高自动化、高柔性、全过程溯源的智能化生产线可实现平均2.4秒下线一台手机。
随着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投产,望城区还计划招引结构件、显示模组、摄像头模组等6大核心模组优质链上企业进驻,比亚迪公司也将陆续导入智能穿戴、PC、车载显示等产品在望城生产。
近年来,望城区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产业,目前已聚集利亚德、大华科技、比路电子、德赛电池等智能终端产业链上企业154家。2024年前三季度,望城区智能终端产业实现产值192亿元,保持15%以上的高位增长。
望城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产业规划和有力的政策支持。2025年,望城区计划实施项目557个,年度投资617亿元。其中,区本级政府投资项目240个,年度投资89亿元;社会投资项目301个,年度投资445亿元。望城区持续推进“六联六促”工作机制,围绕“联产业促质效倍增、联招商促招实引强、联征拆促供地提速、联片区促开发建设、联项目促投运达效、联商圈促消费升级”六大目标,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商圈升级等。
在招商引资方面,望城区构建了独特的“五等项目”机制,即“地等项目、厂等项目、钱等项目、房等项目、人等项目”。通过超前做好土地储备、建设标准化工业厂房、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打造高品质人才公寓等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地等项目”实现战略项目接得住
土地是产业项目的载体,供地是项目落地的前提。园区坚持规划与储备先行,报批与征拆同步,增量与存量齐抓,按照每年土地“报批、征拆、盘活”三个2000亩的目标,超前做好项目用地保障,确保项目不被用地“卡脖子”。
“厂等项目”确保转移项目落得快
根据“两主一特”产业定位,“量身定制”标准化工业厂房,是望城经开区屡次刷新项目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的“望城速度”的密码。园区围绕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投入超百亿,建设“一仓一岛三园”(即华为HUB仓,望达创智岛,智能终端产业园、5G智能终端产业园、手机智能终端配件产业园)厂房150万方,打造了全省独一无二的一站式电子信息产业大平台。
“钱等项目”帮助企业融资到得位
深度聚焦企业资金痛点,既当输血的“奶娘”,又当牵线的“红娘”,推动项目与资本精准“嫁接”、企业与银行高效“联姻”。园区秉持“母子基金相结合、分类分级投资、产业领域全覆盖”服务招商思路,构建总规模近200亿元的“2+7+2N”产业基金矩阵(即2支母基金,7支子基金,N支参股基金和N支专项基金),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
“房等项目”吸引各类人才留得下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以“房”为核心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着力构建“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15分钟人才工作生活圈,持续擦亮望城宜业宜居名片。园区按照“户型多样、配套齐全、拎包入住”标准,建成望达、玉湖、铜官工业园等人才公寓25万方,可满足1万余名企业人才多样化住房租赁需求。
“人等项目”助力企业用人靠得住
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园区与省内外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5000余人。同时,园区还建立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了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招聘、培训、猎头等一站式服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篇布局之年。望城区将围绕既定目标,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在项目建设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在招商引资上,全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一特两主”产业定位和“一江两岸”发展规划,力争全年引进项目150个以上,其中三类“500强”项目3个、5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个。
从“偏远郊区”到“产业高地”,望城区正以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投产为契机,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随着更多优质项目的落地和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望城区必将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的重要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