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新举措:专项债助力保障房建设
财政部新举措:专项债助力保障房建设
2024年12月,财政部发布重要政策文件,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和支持收购存量房,以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化解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注入了新的资金来源。
政策出台背景
2024年,面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中央提出要促进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在此背景下,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相继出台政策,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政策主要内容
专项债投向领域扩大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专项债券的投向领域进一步扩大。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项目。同时,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也有所扩大,比例上限从25%提高至30%。
土地储备和存量房收购
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明确了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的具体操作方式。政策鼓励各地利用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土地,优先针对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的存量住宅和商服用地。收储价格由土地储备机构委托专业机构评估确定,需经集体决策并报人民政府批准。
保障性住房建设
财政部正在研究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这一政策一旦落地,将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有助于消化市场库存。
政策影响分析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有效优化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通过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可以减少市场上的土地供应,稳定土地市场预期。同时,将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既能消化市场库存,又能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专项债资金的注入,将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和保障房建设方面的资金压力。同时,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地方财政带来长期收益。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动
新政策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新的资金渠道。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可以快速增加保障房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这也为房企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有助于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总结
财政部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和保障房建设的政策,是2024年房地产财政政策的重要创新。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从单纯的抑制需求转向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既解决短期市场问题,又兼顾长期民生需求。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