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万亿蓝海待掘金
低空经济:万亿蓝海待掘金
2024年无疑是低空经济的“元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全国两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各地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上半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03万家,同比增长显著,概念股表现强劲,出现多支翻倍股。据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政策驱动:国家战略引领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被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据统计,已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2024年政府工作规划。
国家层面,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顶层支持。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链协同:构建低空经济生态系统
低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制造、运营、保障等多个环节。在制造端,以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新兴飞行器蓬勃发展。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约60.8万架,较上年年底增长48%。在运营端,低空物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保障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应用场景:从概念到商业化落地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发展尤为迅猛。2024年2月,eVTOL实现了从深圳到珠海的跨海跨城空中航线全球首飞。在低空物流领域,美团无人机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通53条航线,历史累计完成订单超40万单。在农林植保领域,无人机植保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新标配。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飞行器在灾害救援、消防监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术突破:eVTOL引领低空经济新航向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与传统直升机相比,eVTOL具有纯电驱动、噪声低、性价比高、环保等特点,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目前,全球有数百家企业投入到eVTOL研发中,包括初创公司、航空巨头、出行公司和汽车公司等。中国在eVTOL领域表现亮眼,2024年7月,载人飞碟eVTOL在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海滨公园首飞。11月,峰飞航空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日本冈山成功首飞,完成中国吨级以上eVTOL在日本的首次飞行。
市场前景:万亿蓝海待掘金
低空经济的市场前景广阔。据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5615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低空文旅项目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近八成受访用户表示期待低空文旅项目,其中空中观光旅游服务较为受欢迎。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持续突破,低空经济将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风险与挑战:低空经济发展的瓶颈
尽管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技术方面,低空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安全性仍需提升。法规方面,低空空域管理、飞行器适航认证等制度尚不完善。安全方面,低空飞行器的运行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解决。此外,低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完善教育体系。
结语:低空经济,未来可期
低空经济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正在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动力。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断革新,安全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低空经济将与各行业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低空产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