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型头痛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不同,您选对了吗?
不同分型头痛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不同,您选对了吗?
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但其背后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却多种多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以及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窦性头痛等继发性头痛。通过了解这些头痛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您可以更好地应对头痛问题。
头痛,这是一个有难度的话题,博大精深;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症状,看似简单,背后的机制却十分复杂。没办法,因为它太常见了。一年中,约 90% 的人会出现至少 1 次头痛症状。3% 的急诊患者主诉症状为头痛。
引起头痛的病因众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头痛
1. 紧张性头痛
患病率最高的头痛,全球患病率为 38%,占头痛患者的 70 - 80%。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疼痛部位通常为双侧性,枕项部、颞部或额部多见,也常为整个头部。多为轻至中度头痛,多不影响日常活动。疼痛感觉多为压迫感、紧束感、胀痛、钝痛,也可以为酸痛,甚至可表现为要爆炸的感觉。
有的患者描述似乎有带子紧紧勒在头上,还有的患者会有带紧箍咒的感觉。治疗方法主要为非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时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性用药。非药物治疗包括松弛训练、认知行为治疗、针灸等。
急性发作常用一些非处方的止痛药物如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泰诺林等。预防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如果服阿米替林有明显副作用的话可以服用米氮平或文拉法辛。
2. 偏头痛
患病率仅次于紧张性头痛,但常为中至重度头痛,较紧张性头痛程度重,所以为门诊、急诊最常遇到的头痛。
常反复发作,多为搏动性,与脉搏搏动频率一致,常单侧分布,多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体力活动加重头痛。少数患者头痛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以视觉先兆最为常见,可为暗点、闪光和黑矇。症状多持续 4 - 72 小时,女性可与月经周期有关。
85% 的患者诉及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天气变化、压力、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过劳、光刺激、噪音、饮酒、巧克力奶酪、咖啡、茶等。
因此,注意回避诱因可减少头痛发作。治疗分为发作期的治疗和预防性用药两个方面,发作期可应用一些止痛药物如泰诺林、散利痛、芬必得等,严重头痛可使用曲普坦类药物。
如果患者头痛频繁发作,症状较重,严重干扰工作、生活,可予以预防用药,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发作时的症状。常用预防用药为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奈洛尔),钙通道拮抗剂(氟桂利嗪)、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和托吡酯)和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文拉法辛)。
3.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是一类经常发生的严重头痛,男性患者为女性的6倍。患者常常把这种疼痛描述为眼后方或眼周的强烈灼痛或刺痛感。其他症状还包括流泪、眼睑肿胀、鼻塞流涕、对光或对声音敏感、烦躁不安或激动。
丛集性头痛的发作通常很突然,没有先兆,持续15分钟至3小时。患者每天最多可能经历8次攻击。丛集性头痛的发作往往是持续数周或数月的一系列日常攻击,通常在一天的同一时间出现,常常在夜间入睡后几个小时出现。
丛集性头痛的病因目前仍然不明,但似乎更可能发生在吸烟者身上。此外,在发作期间应当避免摄入酒精。具体的治疗主要旨在减少攻击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托吡酯、曲坦类药物、维拉帕米、类固醇、褪黑激素、氧疗和锂剂都是可选的选择。在极为难治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需要手术治疗。
4. 运动性头痛
剧烈的体育锻炼后导致的头痛。这些头痛通常很短暂,但有时可能会持续2天,主要表现为整个头部的搏动性头痛,并且在具有偏头痛家族史的患者中更常见。
此类头痛的大多数发作都可以用非处方止痛药来治疗。在运动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或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预防头痛的发作,就像热身运动一样。
5. 睡眠性头痛
睡眠性头痛是一种罕见的头痛,患者通常在50岁左右首次出现症状,这种头痛像闹钟一样,在夜间唤醒患者。目前关于这种头痛的病因并不明确,并且也没有已知的触发因素。
通常表现为双侧头部轻至中度的搏动性疼痛,可以持续长达3小时,其他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和对光线和声音敏感,发作次数较为频繁,每周可能发作数次。
睡眠性头痛的主要治疗选择是咖啡因,可以服用片剂,也可以在睡前饮用咖啡。其他药物选择包括吲哚美辛、褪黑激素和锂剂。
继发性头痛
1.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有些慢性头痛的病人,长期服用止痛药后疗效减退,以致病人不得不逐渐增大用药剂量。服药越多,头痛减轻越短,用药越来越多,而头痛却越来越严重,这种因治疗头痛的药物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头痛称为药物性反跳性头痛,其发生与过量药物干扰有关。
因此,其唯一治疗方法是停止服药,医生应为患者的用药过度进行良好的监督。停药后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出现恶化,通常会在10天内停止,其他戒断症状(如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睡眠障碍、烦躁不安)通常在7天内消失,有时也可持续3周左右。大多数患者在2个月内可以恢复原来的头痛模式,此后开始服用止痛药应该是安全的。
同时,患者也应当避免使用可待因,在一周内服用止痛药治疗不超过2天,并使用预防性药物治疗慢性偏头痛。
2. 窦性头痛
鼻窦性头痛是由鼻窦炎引起的一类头痛,感冒、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可以引起鼻窦炎。
窦性头痛可通过突然间的温度变化或运动(包括头部突然运动)加剧,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流涕、面部出汗等。
常规可使用非特异性止痛药、减充血剂、生理盐水鼻喷雾以及鼻腔冲洗袋。如果鼻窦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可给予抗感染治疗,如非细菌性感染,可考虑鼻腔用糖皮质激素。其他蒸汽加湿设备和加湿方案也可缓解窦性头痛。
3. 咖啡因相关头痛
大量摄入咖啡因(超过400 mg,大约4杯咖啡)有时会导致头痛。在每天服用超过200 mg咖啡因超过2周的人群中,咖啡因戒断也会导致偏头痛样头痛,通常在突然停止摄入后24小时内出现,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恶心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咖啡因摄取1小时得到缓解,或在完全戒断后7天内缓解。
咖啡因带来的影响因人而异,但减少摄入量可降低头痛风险。慢性偏头痛患者可能需要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量。
4. 头部创伤性头痛
头颈部轻度的颠簸和受到撞击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通常无须担心,不过有时头痛可能会在这种轻度创伤后立刻发生或很快进展。这些头痛的性质通常类似于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并且可以用非处方止痛药治疗。
不过,如果患者在头部受伤后出现神志不清、癫痫发作、呕吐、记忆丧失、意识混乱、视力或听力问题,或者头痛持续或恶化时,应当进行进一步的诊治以明确病因。
5. 月经相关性头痛
头痛通常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对于女性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的自然变化,头痛通常与月经周期相关。症状性质与无先兆偏头痛类似:常为单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可伴恶心、呕吐、畏声或畏光。
但可持续更长时间或更加严重。此外,激素相关头痛也可能由口服避孕药、更年期、妊娠等原因引起。
本病在急性发作期通常「头痛医头」,即给予止痛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曲坦类:舒马普坦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或联合曲坦类药物;止吐药:注射氯丙嗪等。
对于需要避孕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的女性,建议进行以雌激素为基础的预防性治疗。
若存在雌激素治疗的禁忌证或患者选择避免雌激素,则可考虑非激素治疗,即使用长效曲坦类药物。
6. 宿醉头痛
饮酒过量可以导致次日早上出现头痛,甚至可以持续到第二天更晚的时候。这些头痛症状类似偏头痛,但通常位于两侧,并且可以由于运动而进一步恶化。此外,患者也可以出现对光或声音敏感的症状。
宿醉头痛并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大量饮水和吃含糖的食物来缓解症状,比如喝蜂蜜水。非处方止痛药可能有助于缓解头痛。宿醉头痛往往会在72小时内消失。适量饮酒、不空腹喝酒,并且在饮用含酒精饮料前和睡前饮水,有助于降低宿醉头痛的风险。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头痛的表现及治疗方法,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