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情绪、练习换位思考,透过角色扮演学会忍者读心术
读懂孩子的情绪、练习换位思考,透过角色扮演学会忍者读心术
「读懂情绪」直接影响着人际互动,并在自我成长中左右着人际关系及事件的后续发展。情绪不仅影响他人的行为与反应,察觉他人的情感更有助于建立深层次的链接。在当今社会,情绪智慧与人际关系的能力愈发受到重视。如果孩子们能有更多机会练习理解他人的情感与需求,不仅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互动,还能让他们的社交圈更加稳定,为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读懂情绪也能让亲子间有更多良性的互动,知己知彼就像学会了忍者读心术。
忍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执行任务。剧照《破解!忍者奥义》
影集《破解!忍者奥义》中,每一集都分享了多种忍者招式,并利用科学方法验证当代忍术的可行性。其中,忍者不仅敏锐地观察周围环境,还专注于学习洞察人心。或许,我们可以效法忍者,将「读心」作为修习的目标,与孩子一起探索人心与理解情绪。忍者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推测他人的行为与情感,并进行「换位思考」,从中获得心理优势。我们亦能借助忍者的示范,练习与孩子自在相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
《破解!忍者奥义》中,每一集都分享了多种忍者招式,并利用科学方法验证当代忍术的可行性。剧照《破解!忍者奥义》
面对孩子的「忍者屋敷」,保持观察倾听但不强行介入
在《忍者屋敷》一集中,详细介绍了忍者屋内的隐藏开口、通道与暗门,以及各种机关的使用时机和秘密。这些机关的设置源自于对敌方想法与行动的预判,巧妙利用了人们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恐惧、直觉思考和判断盲点,犹如下棋时提前预测对手的几步行动。
面对孩子,仿佛在面对一座「忍者屋敷」,家人的角色如同进入者,希望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然而,屋内隐藏着一些机关,这些就像是孩子不愿或无法表达的担忧,而藏在门窗后的防御模式则是他们对敏感与脆弱感被发现的防守姿态。家人在进入时需小心翼翼,若不慎触发机关,则需要各种方式来化解危机。
《忍者屋敷》的外观看起来就是一般住宅,但屋内有隐藏开口、通道与暗门,以及各种机关。剧照《破解!忍者奥义》
当家人试图深入忍者屋敷时,必须保持观察与倾听,透过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敏感之处。若不强行触碰机关,该如何发现孩子的内心,或让他们主动走出呢?透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表达感受,当他们主动分享时,避免过度负面的评价,能让孩子的忍者屋敷更有机会自动敞开。
例如,家人可以询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或「有什么事情让你特别开心、生气或难过?」如果孩子当下的忍者屋敷紧闭,不愿分享也无妨,因为有些情绪与感受并非立即能够表达。然而,让孩子知道,无论感受如何,自己都会在旁支持,愿意探索,但不会强行介入。若孩子能感到放心,他将更愿意打开他的忍者屋敷。
试图深入忍者屋敷时,必须保持观察与倾听,透过换位思考,了解可能的秘密之处。剧照《破解!忍者奥义》
阴忍阳忍密技大不同,让孩子练习换位思考
除了家人面对孩子时需要练习「换位思考」,想象他们的担心与害怕之外,或许可以多多提供机会,让孩子也有机会练习换位思考,去想象他人所需或认为重要的事情,去感受他人的需求,这些都适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
忍者潜入打探消息可分为暗中潜入的「阴忍」与公开潜入的「阳忍」。剧照《破解!忍者奥义》
在《阴阳忍者》一集中提到,忍者潜入打探消息可分为暗中潜入的「阴忍」与公开潜入的「阳忍」。阳忍并非明目张胆地进入,而是透过智慧与小技巧,突破人心、获取信息以完成任务,这其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换位思考技巧。忍者扮演的潜伏角色,透过事件让对方产生同情,经过不远不近的时间差,再加上恰到好处的给予赞美,便掳获了对方的信任。虽然生活中不需要如此劳神,但适当练习透过换位思考来练习感受他人的需要与其中的情绪,对于孩子也会有帮助。
阳忍并非明目张胆地进入,而是透过智慧与小技巧,突破人心、获取信息以完成任务,其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换位思考技巧。剧照《破解!忍者奥义》
透过说故事与角色扮演,帮助理解他人的情绪
首先,鼓励孩子注意周围人物的非语言信息,包括眼神、姿势和语调,或许间接引导、或许直接点出,帮助他们来理解他人的感受。无论是真实的家庭聚会、社交场合,或是虚拟角色与故事,这些日常互动中的分享,都能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进行角色扮演,理解这些非语言信息及其意义与情绪。
接着,孩子们可以学习感受他人的情绪,并尝试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例如,在讨论故事时,不仅分析剧情走向,也可以与孩子探讨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与情绪。如果自己有类似的感受,会如何反应?在那样的情境中,希望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与自己相处?这些练习能帮助孩子更深地认识并同理他人。
比起忍者的武术招式,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人心的觉察力更是重要关键。剧照《破解!忍者奥义》
作为家人可以透过换位思考知己知彼,就算进入了孩子充满机关的「忍者屋敷」也能迎刃而解。若能看破但不说破,作出适当的调节,如此,面对孩子出招时也能更得心应手。同样地,与孩子一同练习换位思考,用在生活随处可见的例子鼓励孩子去观察、去感觉,聆听孩子的猜想,面对不同的表情与相应的想法行为,若是发生在他身上,自己会有何反应。
比起忍者的武术招式,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人心的觉察力,修心与知己知彼或许才是我们在亲子交手中,可以效法的忍者奥义。
【延伸推荐】
节目|《破解!忍者奥义》:专注于真正的忍者所使用的实际技艺和工具,试图揭开这些超级英雄的神秘面纱,透过有趣的实验,我们更接近「忍者真理」。
文章|忍者哈特利的原型参考竟然是服部半藏,忍者象征日本文化也是日式「坚忍」精神缩影
文章|原来大人也会受伤,少年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妈妈的苦
文章|别当「妈宝制造机」!适时放手、赋能、给予情感支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文章|米老鼠结合日本浮世绘卷轴,惊世动画打造奇想独创的宇宙观
文章|当情绪被压抑到只能厌食?从电影《饿之必要》反思孩子的自主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