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关帝庙:关帝灵签的传奇之地
正阳门关帝庙:关帝灵签的传奇之地
正阳门关帝庙,又称“老爷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北京内城九门中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关帝庙。庙内供奉的关帝像是明世宗时期的旧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独具特色的关帝庙
正阳门关帝庙位于正阳门瓮城内,是进出京城的必经之地。庙宇建筑规格很高,黄琉璃瓦、汉白玉石碑,院中花竹茂盛,松柏入云,围墙高大结实,庄严肃穆,似皇家园林。庙内保存多块珍贵石碑,包括董其昌书写的《汉前将军关侯正阳门庙碑》。
庙内有“三宝”:大刀、关帝画像、白玉石马。庙内供有青龙偃月大刀三柄,最重的四百余斤,柄与刀总长二丈。其它分别重一百八十斤和一百二十斤。还有山西人所铸重百余斤的铁磬一座,敲击清脆悦耳,远远便能听见。每年农历五月初九关羽磨刀日那天,当朝必派要员到庙里举行隆重的磨刀典礼。
“天下第一灵签”的美誉
正阳门关帝庙的关帝灵签被誉为“天下第一灵签”。据记载,李若农当年参加咸丰已未科会试时,曾经在考前来正阳门关帝庙求签。他求得的签语是“名在孙山外”。李若农看后很是失望,以为会名落孙山。没想到发榜时,他竟高中进士。等到殿试发榜,状元为孙家鼎,榜眼名孙念祖,李若农得了个探花,实列二孙之后,与签语正巧合。李若农叹服不已。诸如此类的传闻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奇,以至正阳门关帝庙的“关帝签”有了天下第一灵签之称。
清代每月初一、十五,正阳门关帝庙各开放一天,每当开庙时,庙里庙外,坐满了道士,他们手抱签筒,接待求签香客,不下百余摊。每年除夕开正阳门时,关帝庙里更是香客如云。
历史变迁
1913年拆除瓮城,原来封闭的瓮城变成了开阔的场地,关帝庙和观音庙露出真容,庙的香火更盛。1967年正阳门关帝庙被拆除了。不过现在正阳门城楼被辟为博物馆,博物馆里修造了关帝神龛和关帝神像。现有塑像非常简洁,关公全身呈金黄色,身穿铠甲,手捋长须,造型很端严。神像前面的神位上写着“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这是明神宗给关羽的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