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酸菜:从“土特产”到百亿产业
沈阳酸菜:从“土特产”到百亿产业
沈阳酸菜:东北餐桌上的“百亿产业”
在东北的餐桌上,酸菜一直占据着C位。而作为东北酸菜的主要产区,沈阳市新民市的酸菜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土特产”到“金饭碗”
数据显示,新民市现有酸菜企业64家,直接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产值约20亿元,占全国销售份额60%-70%。2024年电商平台“年货节”期间,东北酸菜销量更是同比增长10倍以上。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沈阳市对酸菜产业的大力扶持。2023年,国家工信部等十一部委确定“沈阳新民酸菜制品”为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新民市抢抓机遇,科学决策,迅速行动,组建新民酸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成立两家国有企业,成功取得农发行、农商行贷款授信7.3亿元,大力实施新民酸菜产业集群项目建设。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在科技创新方面,新民市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围绕白菜类蔬菜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创制、机械化种收、白菜保鲜及配套技术集成等问题,共同建设了白菜种质选育基地及新品种繁育基地300亩,开展了24个白菜品种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
在生产加工方面,世界首家10万级GMP智能化酸菜加工车间在新民竣工投产。时丰公司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全国首家实现酸菜自动称重、分装规模化生产,通过巴氏杀菌技术,实现防腐剂“零添加”。
酸菜鱼市场:新机遇与新挑战
随着酸菜鱼预制菜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沈阳酸菜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酸菜鱼预制菜市场规模达103.9亿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204.7亿元,增长态势显著。
面对这一机遇,沈阳市积极布局酸菜鱼产业链。新民酸菜食品研究院围绕即配、即烹、即热、即食等方向开展酸菜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成功研发酸菜即烹食品13种、即热食品16种,开发以酸菜为主料、辅料的新菜品60余种,新民“酸菜宴”已经面世。
未来展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新民市的目标是打造全国酸菜(酱腌菜)核心产区和品牌企业集聚地,力争2-3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3-5年达到3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新民市正在建设东北酸菜产业集群项目,项目占地559亩,包含酸菜产业集群总部、加工园区、酸菜腌制基地。
同时,新民市还注重品牌建设,打造“翠花酸菜”“刘二酸菜”等优质品牌,推动酸菜产业从“土特产”向“金饭碗”转变。通过延长生产加工周期,深化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利用好上下茬种植、品种繁育等手段,以现代化大农业的科技底座作为支撑,以专业化市场为依托,打造区域商标、产品商标,推动酸菜产业科学化、标准化、商品化、多元化发展。
结语
从传统腌制到智能化生产,从地方特色到全国品牌,沈阳酸菜产业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酸菜鱼市场的持续增长,沈阳酸菜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未来,沈阳酸菜将不仅是一道美味,更将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展现沈阳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