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吒2》:成都可可豆动画如何托举国漫崛起?
揭秘《哪吒2》:成都可可豆动画如何托举国漫崛起?
2025年春节档,一部动画电影在中国影坛掀起巨浪。《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仅用8天5小时就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截至2月13日晚间,票房(含预售)已达100亿元。这部现象级作品不仅打破了多项票房纪录,更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
在这部史诗级作品背后,是一家位于成都的动画公司——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从2015年成立至今,可可豆动画用短短几年时间,打造出两部现象级动画电影,成为国漫崛起的重要推手。
从短片到票房冠军:可可豆动画的崛起之路
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公司创始人饺子(本名杨宇)是一位动画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就获得了国内外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专业奖项,被誉为“2009年华人最牛网络原创动画短片”。
2019年,可可豆动画推出了首部动画长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历时五年精心打磨的作品,最终收获了超过50亿元的票房,登顶2019年度票房总冠军,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并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哪吒2》: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突破
《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可可豆动画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双重突破。影片包含近2000个特效镜头、超10000个特效元素,这些数字背后,是可可豆动画与超过百家国内动画团队的共同努力。
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可可豆动画的主创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距离可可豆动画仅百米之遥的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了影片中“哪吒撕裂重生”等关键场景的特效制作。据墨境天合视效总监邢明礼透露,原本预计三四个月完成的项目,最终耗时11个月,导演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极高。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哪吒2》能够震撼观众的关键。导演饺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影片制作过程中曾尝试与国际团队合作,但最终是中国团队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才实现了理想中的效果。
成都:动画产业的沃土
《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成都这座城市的滋养。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成都早在2002年就开始布局数字产业。2006年,成都被列为国家级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之一,与北京、上海、广州并列,并先后成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首家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以及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
可可豆动画所在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占地面积约27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已入驻腾讯新文创总部、完美天智游、爱奇艺潮流文化坊、原力动画等60余家企业,办公人员超6000人。园区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内容创作到后期制作,从技术支持到商务合作,一应俱全。
成都的包容性与文化底蕴,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因为成都的安逸生活氛围,才滋生出独特的创意土壤,才能开发出好的数字文化作品。可可豆动画创始人饺子也表示,成都的包容性与文化底蕴,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政府搭建的产业生态,则让技术落地成为可能。
国漫崛起的启示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可可豆动画的胜利,更是中国动画产业崛起的缩影。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哪吒之魔童闹海》,国产动画电影正在逐步打破票房天花板,赢得观众的认可。
这种成功背后,是中国动画人对技术的不懈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坚持。可可豆动画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中国动画完全有能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正如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磊所说,《哪吒2》的爆火不仅体现了中国动画制作水平的提升,更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动画人正以“死磕”精神打磨精品,致力于创作出更多令世界惊艳的作品,推动中国动画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哪吒2》的带动下,中国动画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都可可豆动画的成功经验,将为更多动画从业者提供借鉴,助力中国动画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