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正式运营 打造皖北地区物流新枢纽
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正式运营 打造皖北地区物流新枢纽
2025年2月13日,随着一列装载阜阳传统手工艺品柳编的81315次集装箱班列鸣笛启程,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启用,不仅填补了皖北地区现代化铁路物流枢纽的空白,更为阜阳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阜阳市与国铁上海局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总投资超过60亿元,占地约905亩。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包括1条牵出线、4条货物线(含1座门式钢结构雨棚、1条商品车装卸线和2条集装箱装卸线),可满足成件包装、商品车及集装箱等多样化货物运输需求。
该项目定位为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区域班列集结地、联动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的多式联运综合枢纽。通过创新的“铁公水”联运模式,物流港将显著提升区域运输效率和成本效益。据测算,该模式可使阜阳直达上海港、宁波港等长三角重要港口的时间缩短约40%,物流成本降低65%以上。
项目全面运营后,将依托全国最大的阜阳北铁路编组站,与阜阳颍泉港、三角洲航运枢纽船闸、铁路网、高速路网和国省干道、江淮干线黄金水道等共同构成“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这一综合运输网络将辐射带动以阜阳为中心的150公里范围内约6500万人口,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阜阳市委书记刘玉杰表示,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阜阳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一号工程”。项目将为阜阳深度对接中欧班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圈能级发挥重要作用。
国铁上海局集团副总经理刘孝先指出,阜阳作为连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双桥头堡”,其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下一步,国铁上海局集团将以物流港的正式运营为契机,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大运量、全天候等优势,动态优化运输组织,拓展“铁公水”多式联运,持续增强货源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
未来,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将致力于打造成为皖北开放合作新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构建“支撑阜阳、带动皖北、呼应合肥”的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项目将为推动皖北全面振兴、服务全省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