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研人员如何避免英年早逝?实用健康管理技巧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研人员如何避免英年早逝?实用健康管理技巧大揭秘!

引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9
来源
1.
https://www.nsfc.gov.cn/csc/20340/20289/57559/index.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U1EMUTT0511B355.html
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07630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30824A040F400
5.
https://www.cas.cn/xw/cmsm/201109/t20110923_3353315.shtml
6.
https://ab.cas.cn/kjfw/gzdt/202201/t20220124_4566813.html
7.
https://zhishifenzi.blog.caixin.com/archives/271577
8.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20/doc-ikmxzfmk7801311.shtml
9.
https://news.youth.cn/jsxw/202409/t20240911_15512088.htm
10.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9257244
11.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714438
12.
https://rs.yiigle.com/CN115624201503/727623.htm
13.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00089.htm
14.
https://www.bioon.com/article/6742722.html
15.
https://wap.ceshigo.com/article/11421
16.
http://www.jsphars.org/?p=6906
17.
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01265/n20067664/c28013704/content.html
18.
https://cn.ifpri.org/archives/6249
19.
http://dg.cnsoc.org/article/04/wDCyy7cWSJCN6pwKHOo5Dw.html

近日,多位优秀科研人员因病离世的消息令人痛惜。据媒体报道,仅2022年3月,就有数位中青年科研人员不幸去世,给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些事件不仅让人扼腕叹息,更引发了我们对科研人员健康管理的深思。

01

科研人员的健康隐患

一项针对我国超过1万名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有24.0%的科技工作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其中6.4%属于高风险人群。此外,还有相当比例的科技工作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61.2%的科研人员表示工作压力大,其中10.3%的人感到压力“非常大”。副高级职称科研人员中,高达66.6%的人表示工作压力大。此外,9.3%的科研人员处于中高度职业倦怠状态,这一比例在35岁及以下和副高级职称科研人员中更高。

02

健康隐患的主要来源

  1. 长时间工作:科研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经常需要熬夜做实验或写论文。一位博士生回忆说:“读博期间,我们三个人经常在实验室待到晚上10点以后,自称‘深夜女子’。有时候为了完成实验,甚至整晚不睡。”

  2. 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或实验室,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一位科研人员表示:“作为生物信息学方向的,有时候一行代码要调一天,久坐是最大的问题。”

  3. 不规律饮食:经常错过正常用餐时间,饮食不规律。一位科研工作者说:“有时候太忙了,一天只吃一顿饭,或者随便吃点零食应付一下。”

  4. 睡眠质量差:失眠、睡眠不足在科研人员中十分普遍。一位已退休的教育行政人员回忆道:“为了完成所有工作,我不得不把写作和研究放到后半夜去做。长期失眠最终导致我不得不提前退休。”

03

实用健康管理建议

  1.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心血管、肝脏功能等指标。

  2. 合理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根据《2015-2020年美国膳食指南》,超过75%的膳食应包括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蛋白质来源应包括豆类、豌豆、坚果、种子和大豆。

  3. 适度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是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一位科研人员分享了他的运动习惯:“两天一个周期,高效训练肌肉,无氧之后时间充足的话跑个步结合有氧,时间控制在一小时。”

  4. 保证充足睡眠:每晚争取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一位营养学博士生分享了他的睡眠管理经验:“到了晚上7点左右,我已经很累了,我会让自己休息一下,做些适度运动,踩45分钟的健身自行车。之后,我会大吃一顿,再把双倍浓缩咖啡作为甜品。”

  5. 有效管理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一位科研人员表示:“时间管理才是王道。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既保证工作效率,又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

  6. 心理调适:学会缓解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可以尝试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一位科研工作者说:“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度焦虑则会适得其反。”

04

结语

科研人员的健康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如一位退休教授所说:“如果当初我想办法多睡点,那我现在是否仍是一个健康和高效的人。”我们呼吁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采取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记住,健康的身体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