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警察节关注心理健康,公安部推出系列暖心举措
2024警察节关注心理健康,公安部推出系列暖心举措
2024年1月10日,公安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庆祝活动的相关安排。其中,关注警察心理健康成为今年活动的一大亮点。
心理健康活动成节日亮点
在公安部部署的七项主要活动中,"走访慰问帮扶工作"特别强调要为民警提供身心健康保障。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响应,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公安局举办了一场以"献礼警察节·赋予'心'能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市公安局心理服务中心赵恒老师结合公安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科学睡眠等。在互动环节,通过人格测试和实例分析,帮助民辅警更好地进行自我觉察和情绪管理。
陕西大荔县公安局则开展"呵护警心 赋能减压"心理健康系列活动。通过一对一谈话、心理健康访谈和团体辅导等形式,深入了解民警的心理状态及压力情况,提供情绪管理实用技巧。活动采用游戏互动、放松冥想等方式,帮助民警缓解压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在陕西榆林,市公安局组织新招录民警参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通过"破冰"行动和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帮助新警快速融入集体,培养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
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堪忧
关注警察心理健康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现实所需。据统计,2013年至2022年间,全国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达3900余人。仅2022年一年,就有308名民警、3470名辅警因公负伤。这些数据背后,是警察群体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风险。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研究显示,警察在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相较于其他职业,警察的工作具有高风险、严要求、高强度及超负荷特征,容易产生焦虑、失眠、抑郁等一系列负性体验。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学术研究显示,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学者们不仅关注问题本身,更致力于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在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中具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成为应对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展现了对警察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警察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更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