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法律框架与司法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法律框架与司法实践

引用
7
来源
1.
http://gongbao.court.gov.cn/Details/96a944b3224c0e999f7d0d251c2fe7.html
2.
https://www.a-court.gov.cn/xxfb/no1court_412/docs/202001/d_3572569.html
3.
http://journal.healthpolicy.cn/html/20120513.htm
4.
https://kyhtlaw.com/article-detail/BPA8aaEN
5.
http://www.jk-lawyer.com/detail_6515.html
6.
http://www.procedurallaw.cn/info/1023/3192.htm
7.
https://www.lawyers.org.cn/info/bd6cea42c7114c888d8cc5061f86be24

在一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中,患者王某因突发左下腹疼痛前往A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腹症并接受抗炎治疗。然而,次日王某因主动脉壁夹层动脉瘤破裂不幸去世。家属认为医院误诊导致延误治疗,要求医院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这起案件引发了对医疗损害责任中因果关系认定的深入思考。

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因果关系的认定是核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需要对患者的损害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因果关系的判断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框架和程序。

法律框架下的因果关系认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款确立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即医疗机构只有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对患者的损害承担责任。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法律也规定了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例如,《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如果医疗机构存在违反诊疗规范、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资料、遗失伪造篡改或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等情形,可以直接推定其存在过错。

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难点

在司法实践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医疗行为本身具有高度专业性和不确定性,患者的损害结果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包括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患者自身的病情、个体差异等。因此,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医学专业性和法律规范性,平衡患者权益和医疗行为的合理性。

其次,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是否有过错、该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认定是案件审理的难点。一方面,对于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违反告知义务等过错的认定,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对于过错与因果关系的构成认定通常需要借助医疗损害鉴定予以明晰。

医疗损害鉴定的作用与局限

医疗损害鉴定在因果关系认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当事人可以申请对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包括诊疗行为有无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等。

然而,医疗损害鉴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医疗损害鉴定意见是对鉴定过程及其所依据专门知识的高度概括总结,相较于其他传统证据专业知识门槛较高,法官在缺乏医学专门知识的情况下,对鉴定意见的依赖性较强,容易出现实质审查缺位的问题。因此,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对鉴定意见进行实质审查,不能完全依赖。

责任分配与归责原则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其中,绝大多数医疗损害形态,如诊疗损害责任、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及侵犯隐私权责任均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下方可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在责任分配方面,法院需要审查以下构成要件:

  1. 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是否实施了诊疗行为
  2. 患者是否发生了实际损害后果
  3. 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医疗过错
  4. 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结语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处理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在保护患者权益和保障医疗行为合理性之间寻求平衡。通过建立科学的鉴定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官的专业素养,可以更准确地认定因果关系,公正处理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