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澍设计的乡村新风貌: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澍设计的乡村新风貌: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6%BE%8D/1305194
2.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032308.html
3.
https://www.sohu.com/a/207043133_654278
4.
https://www.archdaily.cn/cn/802742/dang-dai-xiang-cun-ju-luo-hang-zhou-fu-yang-dong-zi-guan-hui-qian-nong-ju-gadjie-di-she-ji
5.
https://www.lineplus.studio/x_cont_1168.html?ctid=63
6.
https://www.lineplus.studio/en/x_cont_1112.html?ctid=163
7.
https://www.lineplus.studio/x_cont_533.html?ctid=63
8.
https://www.archdaily.cn/cn/801319/jiao-dian-wang-shu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6%BE%8D_(%E5%BB%BA%E7%AD%91%E5%B8%88)
10.
https://www.waspeak.com/index.php/index/project/show/path/dang-dai-xiang-cun-ju-luo-hang-zhou-fu-yang-dong-zi-guan-hui-qian-nong-ju-gadjie-di-she-ji.html
11.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180525104540
12.
https://www.lineplus.studio/en/x_cont_1264.html?ctid=163

2016年,一个名为“东梓关回迁农居”的项目在杭州富阳悄然落成。这个看似普通的农村住宅项目,却在次年斩获了美国Architizer A+Awards评委会大奖,成为国内外建筑界关注的焦点。这个项目的主创设计师,正是中国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著名建筑师王澍。

东梓关村位于杭州富阳场口镇西部,由东梓和屠家两个自然村组成,整个村居沿富春江水岸呈带状分布。这里曾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文脉悠远,底蕴深厚。然而,随着水运航道和农业的衰败,这个曾经繁盛一时的历史文化村落也日益凋敝。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空心化愈发严重,破败萧索、人口外流,居住人群年龄结构单一。

2014年,杭州市启动“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计划,东梓关村被列为首批示范点。作为受邀设计团队之一,王澍带领的gad建筑设计团队开始了他们的乡村实践。

设计理念与创新

项目占地25亩,包含12组46幢民居。设计团队从传统肌理的院落空间基本单元出发,遵循从单元生成组团,再由组团演变成村落的生长逻辑。平面功能空间从农民真实需求出发,回归生活本源,寻找一种介乎于传统民居和城市化居住模式之间的状态。

在外观设计上,团队没有拘泥于传统地域民居的造型符号,而是对其提取解析并加以抽象,外实内虚的界面处理塑造传统江南民居的神韵和意境。设计跳脱出所谓符号化的框架,写意地表达江南意境,并巧妙结合传统民居人字屋面中微曲、起翘的做法,再通过抽象与重构策略将屋顶做成不对称坡和连续坡,几个单元相互连接,使得屋面关系相互呼应,深灰色屋顶与白色墙体相互映衬,实现传统意向的现代化转译。

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

东梓关回迁农居项目旨在改善当地农民的居住条件,采用政府代建模式,打造具有一定推广性的新农居示范区。设计团队试图探讨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建筑师介入乡村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

项目在低造价的基础上保证品质;以现代的形式语言重构传统元素,以当代建造方式实现地域性表达,试图探讨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建筑师介入乡村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

面临的挑战与突破

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成本控制(每平米造价不高于1500元)、政策限制(每户落地面积不超120平方米)以及如何平衡现代性与本土化的关系。设计团队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和材料选择,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了高品质的建筑效果。

社会影响与未来展望

项目落成后,粉墙黛瓦的建筑风格获得社会各界关注,村民也逐渐认同这一设计。如今的东梓关村,清晰地呈现出当下乡村中三明治般的混搭表象:被保留下来的有时光印记的传统民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下农民自发或是政府主导建造的农宅,以及如今由建筑师主导建造的当代乡村新民居。

东梓关回迁农居项目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居住条件,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它展示了如何在保留乡村文化特色的同时,通过创新设计实现现代化转型,为未来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