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情绪管理: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情绪管理: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引用
知乎
12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565576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31030A0592C00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700775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017158
5.
https://www.sohu.com/a/840458096_122066681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388933909745961
7.
https://blog.csdn.net/mzl_18353516147/article/details/139079454
8.
https://www.bookinsights.cn/posts/tan-suo-qing-xu/
9.
https://www.madewill.com/mental-growth/emotion-management.html
10.
https://www.cnblogs.com/worktile/articles/18708844
11.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anger-management/art-20045434
12.
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eeb48ab609c7b02fd3fb8db83f420762.html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管理已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从职场压力到人际关系,从家庭责任到个人成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情绪打交道。然而,很多人却发现自己在情绪面前束手无策,甚至被情绪所左右。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情绪,让生活更加美好呢?本文将从情绪的本质出发,结合具体技巧和实际应用,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01

情绪的本质:不是敌人,而是大脑的解读方式

在探讨情绪管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情绪的本质。在《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一书中,作者朱莉·史密斯指出,情绪并非简单的敌人或朋友,而是我们大脑解读世界的一种方式。例如,当我们喝下过量的咖啡时,心率的加快和呼吸的急促可能会被大脑解读为威胁,从而引发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并非因为我们过于敏感,而是大脑在试图保护我们。

史密斯通过这样的例子,让我们理解到情绪的产生是有其生物学基础的,而非无端的情感波动。因此,情绪管理并非消除情绪,而是学会如何与情绪共处。她用海浪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当我们试图抗拒情绪时,就像在海浪中挣扎,最终只会被情绪淹没。相反,如果我们接受情绪,让它们自然地升起和回落,我们就能在情绪的浪潮中保持平衡。

02

情绪管理的核心技巧:从认知重构到内隐自我

那么,具体该如何进行情绪管理呢?以下是一些经过心理学验证的有效方法:

1. 将情绪视为顾问,而非敌人

要想克服情绪的困扰,首先要理解一点:情绪并不是事实。情绪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投射。受到情绪的侵扰,意味着内心深处担心或者在意某件事情。情绪只是接收到了这个信息,并忠实地在外部事件里寻找跟它对应的细节,然后把这些细节放大,再回馈给你。很多时候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困境”,把你吓倒的只是某件事在你心上投射而成的巨大阴影。

因此,我们可以把情绪当成一个顾问。它总是兢兢业业地搜集周围的信息,时刻准备向你提出警告。当你产生某种情绪时,就意味着它在告诉你:你存在某种弱点和缺陷,而现在发生的事情,正好命中了你的弱点,你需要去正视它。

比如,当你愤怒时,就意味着有某件事情超出了你的掌控,对你造成了威胁。那么,你对于这种掌控的渴望和需求是合理的吗?这就是一个检验的好机会。当你恐惧时,就意味着某件事情唤醒了你内心深处的阴影,让你想避开它、逃离它。那么,你内心深处一直担忧的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你会在意它、害怕它?

但是,情绪这个顾问有点一根筋,很容易把一点风吹草动当成危险的征兆,事无巨细地向你汇报。你不妨听听它的意见,但不能全盘接受,而是把它当成信息的渠道之一,然后综合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再去做判断。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所有我们担心的事情里面,大约85%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大约79%的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很多;那些能够放下焦虑的人,比一直紧张、担心的人状态更佳,同时也会发挥出更好的实力去处理真正面临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情绪顾问”反馈的所有问题里,绝大多数问题压根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为这些事情耗费的精力,耽误的时间,造成的内耗,很可能都是白费功夫。

你真正要做的是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地强化心态,以便于当那3%的问题真正发生时,能够更好地去处理,而不是把注意力停留在那毫无意义的97%上。

最后,当你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后,就可以平静地听取它的警告和意见,然后告诉它:“我知道了,请退下吧。”牢记这八个字,这会是你与情绪和解、掌控自己大脑的有效方式。决策的权力永远在你自己手上。情绪可以为你提供建议和参考,但不能替代你去做出判断和行动。

2. 认知重构:改变信念,改变情绪

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作“情绪ABC理论”。它把我们对事物态度的成因分成三种:

  • 外界事件(Activating event)
  • 信念(Belief)
  • 情绪反应/感受(Consequence)

这一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必然的。我们依据已有的信念,对外界事件进行解读,从而产生对应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的信念发生改变,那么产生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什么叫信念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长期形成的、默认为真的假设。它们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

举个例子:你跟跨部门的同事对接,对方说:“你怎么做成这样?算了,我自己弄吧,你别添乱了。”

乍一听见这样的话,你会有什么反应?通常都会感到生气。你会觉得他说话这么不客气,一定是在贬低你,对你有恶意。那么,这种信念就会把情绪导向愤怒、冲突、攻击性。

但假如换一种情况,你对他已经很熟悉了,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平时说话非常冲,但内心没有恶意,只是不懂得表达而已。你还会那么生气吗?很可能不会了。

在这两种情况里,外部事件没有任何变化,变化的是我们的信念,感受却全然不同了。所以外部事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脑中的信念如何解读它,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调整自己的信念,把它从会引起负面情绪的消极信念,替换成不会引发波澜的积极信念。这就叫作认知重构,也是情绪管理和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步骤,有意识地进行认知重构训练。

每当你产生负面情绪之后,向内剖析引发自己产生情绪的外部事件是什么?你是如何解读它的?内心深处的信念是什么?

找出内在的信念之后,试着换一个更好的信念去修正它。问自己它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如果事情是这样,而不是我最初理解的那样,是否能够成立?比如,当你坚信的观点被别人反驳时,你可能会火冒三丈,为什么呢?很可能是因为这样一个信念:“我相信的事情就是真实的,是不容置疑的,质疑它的人一定别有用心,因此他是我的敌人。”

但是,如果你把这个信念调整一下,变成:“我相信的事情只是真理的一个侧面,别人跟我有不同观点,只是看到了另一个侧面而已。”那么,当别人再次反驳、质疑你时,你就不容易生气,甚至会感到开心,因为可以有机会“补全”另一个侧面来让自己的观点变得更全面、更准确。

上述做法不一定会立刻奏效,但没关系,慢慢来。大脑是一个贝叶斯机器。我们每一次做出的判断和选择,都是在对它进行调整和训练。每当你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信念,就相当于使大脑的“直觉反应”又向着更理性、更冷静的那一端靠近了一点点。久而久之,你就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大脑,避免被下意识的情绪反应所左右。

3. 内隐自我:从偏见到信任

我们之所以容易受到情绪的侵袭,除了对未知的威胁和挑战过度夸大,造成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之外,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偏差。

比如,在大学宿舍里,你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对室友产生偏见,认为他“太让人讨厌了”。这时候,你需要列出关系不好的原因,看看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自己的主观想法。如果有偏见,及时调整。

在工作中,负面情绪往往来源于能力不足和信念冲突。比如,当项目经理对你的工作进度表示不满时,你可能会感到愤怒。这时候,你需要停下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思背后的信念,回顾自己的价值观,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成长的机会。

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石。信任来源于品格和能力。品格不是要求我们不犯错误,而是让对方明白,即使没有监督,自己也是值得信任的。同时,也要让自己的能力符合要求。了解对方认为值得信任的行为是什么,比如有的领导喜欢掌握每个过程,那就需要多汇报;有的领导只关注结果,每天都汇报反而会让他心烦。

03

情绪管理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情绪管理不仅关乎个人的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以下是一些在人际关系中应用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

1. 观察并调整偏见

我们都会碰到感觉不太好的人际关系,这时候要列出关系不好的原因,然后看看哪些原因是真的,哪些是自己的主观想法,如果有偏见的话,及时调整。

2. 控制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的发生,来源于能力不足和信念冲突。比如恐惧、担忧的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事物受到了威胁,而我们无力控制。愤怒、烦躁情绪,则是因为我们认为事务应该这样,而实际上不是这样。

3. 争取他人信任

信任来源于品格和能力。品格不是要求我们不犯错误,而是让对方明白,即使没有监督,自己也是值得信任的。争取他人信任,也必须让自己的能力符合要求。同时,还要了解对方认为值得信任的行为是什么。

4. 做好角色平衡

工作和生活是可以平衡的,但平衡不是平均。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会占用最多的时间。但是亲人、朋友之间也不要求花很多时间。比如对于家人,不要错过重要的日子,集中时间创造一起的回忆,就比一家人在一起,却各自玩手机好。

5. 用成长型思维看待他人

领导艺术就是明确地告诉人们他们的价值和潜能,并让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这一点。有人在工作中不积极,或者犯了错误时,不要一开始就想换个人,要了解他有这种表现的原因,帮助他们。

6. 做重要的事情,不要成为急事的奴隶

为了保证要事第一,必须做计划,保证做重要事情的时间。对于别人的要求,不合理的就加以拒绝。内向的人不懂得拒绝,是因为他们觉得会伤害两个人的关系。为了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一是要学习拒绝的方法,按照“明确拒绝+说明原因”的方式拒绝。二是不要太看重关系了,好事想不到你有活就让你干的人不要也罢。

04

情绪管理与工作效率

在职场中,良好的情绪管理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

1. 承认并识别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承认并识别自己的情绪。通过情绪日记、冥想或专注练习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识别自己的情绪来源。与此同时,能够意识到情绪的变化并学会表达和调整,也是情绪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2. 培养积极心态和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情绪管理至关重要。定期锻炼、均衡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是维持情绪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

3. 良好的沟通技巧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与同事和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减少误解和冲突。在沟通中,应注意倾听他人观点,并用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想法。研究表明,倾听是一种深层次的沟通技巧,能够增加他人的信任感。

4. 设定合理的期望和目标

在职场中,设定合理的期望和目标有助于避免失望情绪的产生。了解自身能力,设定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的目标,能够帮助职场人士在提升自我时保持积极的情绪。

5. 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是情绪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运动和思维调整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高压环境中迅速恢复冷静。

6. 寻求支持和帮助

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与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心理咨询师交流,获取支持和建议,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情绪,提升心理健康。

情绪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理解情绪的本质,掌握具体的情绪管理技巧,并将其应用到人际关系和工作中,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