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精灵之歌》:一首被误认为翻译的中国原创
《蓝精灵之歌》:一首被误认为翻译的中国原创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你是不是也会跟着哼唱起来?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首陪伴了我们童年的《蓝精灵之歌》,其实是中国原创!
1983年,广东电视台引进了比利时动画片《蓝精灵》。为了给这部动画片配上合适的主题歌,广东电视台效仿当时香港的做法,邀请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来创作这首主题歌。时任团长瞿琮和副团长郑秋枫接下了这个任务。
瞿琮回忆说,他以为这部动画片是日本人制作的,于是写了一首很有日本风味的歌词。郑秋枫也配了一首充满大和风的曲子。交稿后,他们才发现搞错了。于是,他们仅花了半天时间,重新创作了这首后来广为流传的《蓝精灵之歌》。
瞿琮在创作歌词时,灵感来源于东西方童话的共同特点。他说:“像中国的童话,第一句总是‘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欧洲的就是‘在山的那一边,海的那一边,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三个儿子’,于是就有了‘山的那边海的那边’这样的歌词。”
这首歌曲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不仅因为旋律欢快、朗朗上口,更因为它完美契合了蓝精灵活泼可爱的形象。1985年,该曲获得首届全国少儿歌曲作品比赛银奖。1986年8月,获得广东省少年儿童歌曲评奖优秀奖。1986年10月,又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艺奖音乐奖。
然而,有趣的是,许多观众一直以为《蓝精灵之歌》是原版动画主题曲的中文翻译版。直到2011年电影版《蓝精灵》上映时,这个“误会”才被广泛知晓。当时,许多媒体和观众惊讶地发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竟然不是原版主题曲的翻译,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原创。
2011年电影版上映后,年轻人的集体怀旧热潮一触即发。人们纷纷把各自的生活编进《蓝精灵之歌》,创造出各种版本的“蓝精灵体”,如“会计版”“微博控版”等,展现了这首歌在观众心中的特殊地位。
《蓝精灵之歌》的成功,也体现了那个年代中国动画引进的一个特点。当时,许多引进的动画片都会重新创作主题歌,而不是直接使用原版音乐。这种做法既体现了本土化的特点,也给了中国音乐人展示才华的机会。
如今,当我们再次听到“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旋律时,不妨为这段有趣的音乐历史而会心一笑。这首由瞿琮和郑秋枫创作的《蓝精灵之歌》,不仅陪伴了我们的童年,更成为了中国动画音乐史上的一个有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