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干燥便秘?中医食疗来帮忙!
秋季干燥便秘?中医食疗来帮忙!
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很多人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便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潘明沃指出,秋季干燥,容易诱发便秘。不仅原本就有便秘的人会加重症状,一些平时没有便秘的人也可能出现大便干结、排便费劲的情况。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季对应人体的肺脏,肺主皮毛,因此皮肤的好坏与肺脏有密切关系。秋季干燥,燥邪容易损伤津液,导致肠道干涩,从而引发便秘。同时,秋季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期,人体的代谢开始由阳盛转向阴盛,因此养生的重点在于养肺、养收。
面对秋季便秘的困扰,中医提供了多种温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食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是三种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便秘的食疗方:
茅根桑叶汤:清热润燥,适合心肝火旺型便秘
茅根桑叶汤是专门针对心肝火旺引起的便秘的食疗方。这种类型的便秘表现为大便像羊粪一样又干又硬,难以排出,主要是因为肠道燥热、津液不足所致。
原料:
- 茅根 10克
- 桑叶 10克
- 玉竹 10克
- 莲子 10克
做法:
将所有材料加水煎煮,去渣取汁饮用。
茅根和桑叶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玉竹和莲子则能养阴润燥。这个方子不仅能缓解便秘,还能清泄心火,特别适合秋季使用。
麦芽鸡内金汤:健脾消积,适合脾虚型便秘
脾虚型便秘的特点是大便头硬尾软,排便无力。这是因为脾胃虚弱,无法推动大便前行,导致大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所致。
原料:
- 炒麦芽 10克
- 鸡内金 10克
- 陈皮 10克
- 茯苓 10克
- 薏苡仁 10克
- 白扁豆 10克
- 瘦肉 200克
- 水 2碗
做法:
- 将所有药材浸泡洗净,瘦肉焯水后洗净。
- 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2碗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
- 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这个方子中,麦芽和鸡内金能消食行气,陈皮理气健脾,茯苓、薏苡仁和白扁豆则能健脾利湿。瘦肉的加入使得汤品更加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
橘皮茯苓汤:消积化湿,适合湿热积滞型便秘
湿热积滞型便秘表现为大便难排,放屁多但不见排便,大便粘腻。这是因为湿热困于脾胃,导致消化不良,积滞不化。
原料:
- 橘皮 10克
- 茯苓 10克
- 布渣叶 10克
- 赤小豆 10克
- 薏米 10克
做法:
将所有材料加水煎煮,去渣取汁饮用。
橘皮能理气化湿,茯苓健脾利湿,布渣叶消食化积,赤小豆和薏米则能清热利湿。这个方子能有效化解湿热积滞,促进肠道蠕动。
除了食疗,中医还推荐一些日常调理方法来预防和缓解便秘:
多喝水:秋季干燥,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水。
腹部按摩:每天早晚进行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按摩30圈,能促进肠道蠕动。
规律运动: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
穴位按摩:按揉迎香穴、四缝穴和极泉穴等穴位,能帮助缓解便秘。
保持乐观情绪:中医认为“笑能解肺忧”,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预防便秘也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便秘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胀、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疾病。中医调理虽然温和安全,但也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对于体质特殊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养收。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便秘,让这个秋天不再为“便”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