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熬夜伤身?中医教你如何在子时、丑时养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熬夜伤身?中医教你如何在子时、丑时养生!

引用
知乎
9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4768279
2.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859771.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PRGA6S5053407HA.html
4.
http://caifang.china.com.cn/2024-03/19/content_42728833.htm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8900137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E5%85%BB%E7%94%9F/7073048
7.
http://jxjaxzf.gov.cn/jaxrmzf/jkjx86/202106/d73970efba564240a60ed009eb71da56.shtml
8.
https://www.nongli.cn/nongli/57204.html
9.
http://www.natcm.gov.cn/hudongjiaoliu/guanfangweixin/2019-04-11/9545.html

“今晚我一定早睡”可能是当代年轻人最没有底气的承诺。根据《2021当代年轻人熬夜报告》显示,超四成年轻人表示几乎每天都熬夜,69.1%的受访者通常在0点后入睡,更有33.2%的年轻人熬到凌晨1点。在“最爱熬夜行业”排行榜中,互联网、金融行业紧随自由职业者之后,位列二三位。

在中医理论中,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人体重要的养生时间段,这段时间内胆经和肝经发挥关键作用。如果经常熬夜,不仅会损伤肝脏功能,还可能导致精神萎靡、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01

子时养生:胆经当令,宜静宜眠

子时,即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的时刻。此时是一天之中阴气最盛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初生的时段,胆气在此时开始升发。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子时体内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体温下降,呼吸、心率及脉搏减慢,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外周血管扩张,内脏各器官功能下降,大脑褪黑素含量开始增高,从而诱导人体进入睡眠放松状态。

02

丑时养生:肝经当令,宜静宜眠

丑时,即凌晨1点到3点,是肝经当令的时刻。此时阳气比胆经当值之时要强盛一些。通过睡眠可让肝血得到休养,使肝脏主疏泄、主藏血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丑时阳气虽然生起来,但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养好肝血。

03

熬夜的危害:现代医学的证实

长期熬夜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

  1. 对大脑的影响: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信息整合和记忆巩固,导致记忆力下降。熬夜还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反应速度变慢,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此外,睡眠不足与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问题密切相关。

  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长期熬夜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增加慢性疾病风险。

  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熬夜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高血压风险。长期睡眠不足与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4. 对代谢系统的影响:熬夜会扰乱激素分泌,增加食欲,尤其是对高糖高脂食物的渴望。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5. 对皮肤的影响:熬夜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速皱纹和色斑的形成。睡眠不足还可能引发痤疮、黑眼圈、眼袋等皮肤问题。

04

中医养生方法:调养身心,顺应自然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1. 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 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

  2. 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3. 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4. 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 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胀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5. 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实践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优多眠。有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被纹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5.学会此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口四,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
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 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

05

结语:重视睡眠,调养身心

熬夜是一种对健康“透支”的行为,短期内可能感觉不明显,但长期积累会对身体各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为了保持健康,建议尽量保证每天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因为工作或生活原因不得不熬夜,也要注意及时补觉和调整状态。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是养生的根本之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