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口基金&计生协联合推荐:正确理解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
联合国人口基金&计生协联合推荐:正确理解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
2021年1月,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生殖健康报告》,首次全面梳理了中国近50年来的计划生育历程和生殖健康发展道路。报告显示,中国在生殖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中国生殖健康成就显著
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生殖健康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5.6‰,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升至77.3岁。这些指标均优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综合避孕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
新挑战不容忽视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挑战。人工流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25.9‰上升到2018年的28.3‰。未满足的避孕需求也在增加,从1988年的2.9%上升到2017年的8.7%。此外,未婚人群、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生殖健康问题较为严峻,性病艾滋病感染在个别群体中呈上升趋势。
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服务能力需要提升、服务网络需要健全、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政策转向支持生育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调整政策方向。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措施包括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纳入生育保险;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产假、陪产假等落实到位;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将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
生殖医学领域持续领跑
在生殖医学领域,中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辅助生殖技术的活产率约为40%,在基础研究、临床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实施严格的辅助生殖技术准入制度,对医院资质、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都有严格要求,确保了整个行业的高水平发展。
未来展望
中国在生殖健康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中国将继续完善生殖健康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生育支持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通过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中国有望在生殖健康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为全球生殖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