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与他律的转化
自律与他律的转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诱惑。如何引导党员干部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成为了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他律是指外部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如法律、规章制度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遵守党纪国法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仅仅依靠他律是不够的,因为外部监督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总有漏洞可钻。因此,必须将这种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动,即自律。
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它要求个体能够主动地、自觉地遵守规则,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强制。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自律意味着要时刻以党章党规为准绳,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公私分明。
要将他律转化为自律,首先要加强党性教育。通过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党员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再次,要强化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升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群众。最后,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那些能够自觉遵守纪律、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鲜明的导向作用。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党员干部要将自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使之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选择。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在生活中,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不追求奢华享受;在决策时,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
此外,党员干部还应该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定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回顾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的自律水平。同时,也要勇于接受他人的监督和批评,将其作为促进自己成长的动力。
总之,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