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如何快速识别心肌梗死?
秋冬季节,如何快速识别心肌梗死?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至2020年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近年来农村地区持续高于城市。秋冬季节更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期,了解其早期症状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信号
心肌梗死并非毫无征兆,以下这些症状可能在发作前数天至数周出现:
胸部不适: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或钝痛,这种不适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反复出现。
上半身疼痛:疼痛可能扩散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尤其是左侧。
呼吸急促:在没有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感到呼吸困难,休息时加重。
消化道不适: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或呕吐,容易与胃肠疾病混淆。
极度疲劳:突发的全身疲惫,即便是轻微活动也会感到精疲力尽。
冷汗、头晕和心慌:特别是伴有情绪上的不安或“濒死感”。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和老年人可能出现不典型症状,如疲劳、恶心或呼吸急促,而无明显胸痛。
秋冬季节为何高发?
秋冬季节心肌梗死高发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气温骤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明显,血压升高波动,心率增快。
生活方式改变:秋冬季节人们户外活动减少,饮食偏向高热量,易引发心血管问题。
呼吸道感染:季节性感染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健康饮食:低脂肪、高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多餐。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管理压力:通过冥想、旅游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怀疑心梗,怎么办?
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
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描述症状。
保持镇定,避免过度紧张。
服用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确认不过敏)。
等待救援时,如果患者失去意识且停止呼吸,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与送医时间密切相关,越早接受治疗,心肌损伤越小,生存率也越高。因此,面对疑似症状,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务必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帮助。
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高发,掌握心肌梗死的症状识别和应对方法,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提高警惕,做好预防,远离心肌梗死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