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的摇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的摇篮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D%E5%BA%86%E5%8C%BB%E7%A7%91%E5%A4%A7%E5%AD%A6/770107

重庆医科大学(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重医大”(CQMU),是一所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在师资配备、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学校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亩。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842人,专任教师3400余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系),开设36个本科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拥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此外,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历史沿革

重庆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上海第一医学院。1955年初,根据中央政治局指示,高教部上报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内迁的方案,建议交通大学迁至西安,上海第一医学院迁至重庆。中央审阅后同意此报告。上海第一医学院在接到卫生部的迁院指示后,开始筹建重庆医学院,并成立筹建委员会。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工作,1956年8月8日,重庆医学院的医学和儿科两个本科专业招生437名本科生。9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开课,首届434名来自省内外的学生入校学习。10月27日,重庆医学院举行“庆祝重庆医学院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大会”,正式宣告学院成立。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设有22个学院(系),开设36个本科专业。具体院系设置和专业分布如下:

学院
专业名
第一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钱惪班)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临床医学(五年制)
麻醉学
精神医学
医学影像技术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第二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临床医学(五年制)
医学影像学
康复治疗学
儿科学院
临床医学(“5+3”一体化,硕士段培养方向儿科学)
儿科学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技术
第五临床学院
眼视光医学
临床医学(免费医学定向生)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
法医学
生物信息学
医学实验技术
检验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
公共事业管理
应用统计学
药学院
临床药学
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医学信息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国际医学院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6个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有专任教师3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600余人,博士生导师386人,硕士生导师158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聘)、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61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1100人次。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8个专业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合作交流

重庆医科大学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莱斯特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学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联合办有中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有附属医院14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近10年连续入选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百强。直属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各1个,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4个。有编制床位近20000张,年门诊量近1546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6万人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有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7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8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库、科普基地等省级平台62个。直属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各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级各类项目超过4500 项,资助经费约11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4项,资助经费达2.38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0余篇,年均增长率10%。多项成果在《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细胞》、《美国医学会杂志》、《自然·医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学术资源

馆藏与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有纸本图书221.7万册,电子图书499.8万册,订购有Nature、Elseiver、Springer、SCIE、Ebsco、Clinicalkey、Acland Anatomy、Cochrane Library、LWW Health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牛津医学在线等80个国内外数据库;有馆藏书目数据库和领望随书光盘云系统。

学术期刊

重庆医科大学学术期刊(截至2024年6月)期刊名 简介 期刊封面
《Genes & Diseases》 此刊创于2014 年9 月(季刊),2021年变更为双月刊。主要发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医学临床基础研究、新技术、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转化研究的科技成果。主要的文章类型有研究型论文、综述、快讯、新闻、评论、科研观察等。 《Genes & Diseases》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1976年创刊(半年刊),1984年变更为季刊,2003年变更为双月刊,2007至今为月刊。主要登载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在医药科研领域中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常设神经科学、内分泌、肿瘤等学科专题出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02年创刊,常设教育研究、教学评价、教学改革、临床教学、精品课程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国外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教育、专科医师培训、护理教育研究、医学英语、医学与社会、医学伦理学、临床决策论坛、调查研究等栏目。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重庆医科大学,简称“重医大”,英文名称为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 CQMU。校名中文字体由乔石同志手书字体题写。

重庆医科大学校徽由代表医学的权杖,蛇以及代表希望的橄榄枝融合构成,既突出校徽的基本识别形态,又表达出医学内涵;以渐变色系的六边形及分割来强化学校的严谨、求实、勤奋、进取四个层面的抽象理念,在延续重庆医科大学传统与历史的同时,表达出传承与开拓的精神层面;校徽外圈由学校中英文校名及创办年份构成,易于重庆医科大学的形象识别和延展。

重庆医科大学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校徽和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重庆医科大学校训为“严谨求实,勤奋进取”。

重庆医科大学校歌为《我的重医我的梦》。

社团文化

重庆医科大学社团文化名称 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协会 该协会成立于2012年3月,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为强大后盾,致力于强化临床知识,夯实医学基础,通过多种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36]
针灸推拿协会 社团成立于2009年,获得“全国最具影响力学术理论社团”、“全国最具影响力传统文化社团”等荣誉,拥有50余名成员,经验丰富、活动丰富。通过专业老师与学长学姐对针灸推拿知识的培训,以针灸、拔罐、刮痧、艾灸、推拿等形式让新学员和社会大众体验传统医学之美。同时开展科普、爱心义诊等活动[81]
ZUSAMMEN视觉工作室 ZUSAMMEN视觉工作室是受校党委学工部指导的一个兴趣类社团,对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平面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原创手绘、动画等有兴趣的同学开放。由有相关专业技能的老师与同学对新生进行培训,将兴趣专业化。打造“校园最美证件照”“校园毕业照”等创新创业项目的多样化活动,获得1+1大于2的专业知识提升[81]
E-MAX轮滑社 E—MAX轮滑于2009年成立,社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组织轮滑练习活动。社团参与性与活动性高,成员获得包括重庆市大学生自由式轮滑公开赛花式绕桩个人第三名等多项荣誉[81]
M-Ballroom拉丁舞协会 M-Ballroom拉丁舞协会成立于2019年,经常受邀参加校内各项活动演出,如花灯节展演、星空音乐节、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晚会、建校六十五周年校庆晚会等。队内成员数次参加全国国标舞邀请赛:坐拥女双精英组前五、女双/女单A、B、C组大满贯、CBDF国际国标舞协会十级证书等荣誉[81]

现任领导

重庆医科大学现任领导(截至2024年12月)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覃正杰
校长 黄爱龙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市监委驻重庆医科大学监察专员 余彦学
副校长 邱景富
党委常委、副校长 葛萍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华兵
党委常委、副校长 余华荣
副校长 刘恩梅

校友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校友情况(截至2024年6月)姓名 简介 肖像
张建才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87级校友。截至2023年7月29日,任云阳县人民医院院长、云阳县政协副主席(兼)。[27] 张建才
邵智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1979级校友,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主任、首席专家。重庆英才.医学领域领军人才,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创始人。[26] 邵智
刘冰熔 重庆医科大学1998级博士研究生校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主任、美国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AGA)、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理事,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消化医师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第四届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5] 刘冰熔
杨正林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1984级校友,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 杨正林

所获荣誉

重庆医科大学所获荣誉时间 奖项名称
2017年 重庆市第五届“大艺展”优秀组织奖[58]
2021年 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59]
2022年4月 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1-2]
2023年3月 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60]

校园设施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四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微波炉
住宿费1200元/年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2个食堂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