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原来是因为你太“emo”了?
头晕原来是因为你太“emo”了?
最近总是头晕想吐?别急着去医院查脑部,可能只是因为你太“emo”了!专家孙莉指出,30-50%的头晕眩晕疾病与神经心理障碍有关,焦虑、抑郁和失眠都是常见诱因。通过调整心态、改善睡眠和适当锻炼,就能有效缓解症状。记住,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战胜头晕的关键哦!
头晕与情绪的关联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除了常见的血压问题、内耳平衡功能障碍等生理因素外,情绪问题也是头晕的重要诱因之一。研究显示,30-50%的头晕眩晕疾病与神经心理障碍有关。
当人感受到紧张、焦虑或压力时,身体会进入“应激模式”,释放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
- 血管收缩:大脑供血减少,导致头痛或头晕。
- 肌肉紧张:长期紧张状态下,肩颈部位的肌肉可能僵硬,引发头部不适。
- 神经系统紊乱:压力过大可能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调节,引发头痛、眩晕甚至情绪低落。
临床案例:头晕背后的真相
胡女士是一位40岁的职场女性,近半年来频繁出现头晕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她辗转多家三甲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血压、血常规、脑CT、脑MRI等,但所有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
最终,在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巧娟通过详细的问诊和心理评估,发现胡女士存在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胡女士的头晕症状明显改善,现已恢复正常生活。
如何缓解情绪性头晕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疗法、正念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情绪。
生活方式调整: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进食,膳食均衡,补充足量的维生素,保障充足的睡眠,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适度锻炼。
-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
- 学习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瑜伽练习、冥想、正念放松等,掌握情绪,保障正常的心理状态。
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物理治疗帮助改善平衡控制,减轻头晕症状。
日常预防建议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适度松弛和换位思考。当糟糕的事情无法避免,可以尝试去唱歌、跑步、旅游;八段锦、太极拳这些传统功法的练习对缓解头晕眩晕和改善情绪都有较好的作用。
生活调节:饮食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营养平衡可降低头晕眩晕发生的风险;适当锻炼可增强抵抗力,以应对急性事件;避免熬夜和声光刺激,规律睡眠,保持心情愉悦,可以起到预防头晕眩晕的作用;老年人头晕眩晕时动作要缓慢,以避免跌倒的发生。
及时就医:如果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安排合适的检查项目,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头晕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它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的预警信号。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头晕的困扰。记住,有时候头晕不一定是因为身体出了问题,也许只是需要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