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考立体几何怎么破?这些方法超实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考立体几何怎么破?这些方法超实用!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17696596_121124009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17217
3.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4052561
4.
https://blog.csdn.net/qq_39995170/article/details/139740176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372662141023134
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791377
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2610151
8.
https://blog.csdn.net/yugedang/article/details/95906754
9.
https://app.gaokaozhitongche.com/newsfeatured/h/4mKXYkPA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1/17/46135865_936887259.shtml
11.
https://app.gaokaozhitongche.com/newsfeatured/h/4mKXvkPA

立体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考点,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立体几何解题方法,本文将从基础知识、解题技巧、空间想象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典型例题解析,帮助大家轻松应对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题型。

01

基础知识框架

在学习立体几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以下是高中立体几何的核心知识点:

  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 柱体:包括棱柱和圆柱。棱柱有两个互相平行的底面,侧面都是四边形;圆柱由矩形旋转形成。
    • 锥体:包括棱锥和圆锥。棱锥有一个多边形底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圆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形成。
    • 台体:包括棱台和圆台。棱台由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得;圆台由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得。
    • 球体:由半圆旋转形成,具有对称性。
  2. 三视图和直观图

    • 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从三个方向观察几何体。
    • 直观图:用斜二测画法表示空间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3. 表面积和体积

    • 各种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需要熟练掌握,如柱体体积V=Sh,球体体积V=4/3πr³等。
02

解题技巧

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我们来看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

  1. 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

    • 分析法与综合法: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结合使用。
    • 辅助线(面):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帮助证明。
    • 三垂线定理:在证明线线垂直时优先考虑。
  2. 空间角的计算

    • 异面直线所成角:通过平移法、补形法或向量法求解。
    • 线面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为三角形问题。
    • 二面角:用定义法、三垂线定理或向量法求解。
  3. 空间距离的计算

    • 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三垂线定理或面积相等法。
    • 异面直线间距离:先找公垂线,再求其长度。
    • 点到平面的距离:用三棱锥体积法或转化法。
  4. 常用小结论

    • 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V=a³/(6√2)。
    • 球的内接长方体对角线等于球直径。
03

培养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能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

  1. 观察实物:多观察周围的空间物体,从不同角度理解其结构。

  2. 机械制图练习:学习三视图的画法,将实物转化为平面图形。

  3. 想象训练

    • 在脑海中构建简单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等。
    • 练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旋转这些图形。
    • 尝试将复杂物体分解为简单几何体的组合。
  4. 解题实践:通过大量练习,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04

典型例题解析

让我们通过具体例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1:三棱锥中的位置关系

题目:在三棱锥P-ABC中,已知PA⊥底面ABC,AB⊥BC,E、F分别是线段PB、PC上的动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AE⊥PB时,△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B. 当AF⊥PC时,△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C. 当EF∥平面ABC时,△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 当PC⊥平面AEF时,△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
A. 当AE⊥PB时,又PA⊥底面ABC,AB⊥BC,可得AE⊥BC,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得AE⊥EF,因此△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正确。
B. 当AF⊥PC时,无法得出△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因此不正确;
C. 当EF∥平面ABC时,平面PBC∩ABC=BC,可得EF∥BC,又PA⊥底面ABC,AB⊥BC,可得BC⊥平面PAB,因此BC⊥AE,EF⊥AE,则△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正确;
D. 当PC⊥平面AEF时,可得PC⊥AE,由C可知:BC⊥AE,因此AE⊥平面PBC,可得AE⊥EF,因此△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正确。

答案:B

例题2:梯形与矩形组合体

题目: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2AD=2DC=2CB=2,四边形ACFE是矩形,AE=1,平面ACFE⊥平面ABCD,点G是BF的中点。
(Ⅰ)求证:CG∥平面ADF;
(Ⅱ)求二面角A-EF-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析
(Ⅰ)取AB的中点H,连结CH,GH,
∵AB=2,AH=2CD,且DC∥AB,
∴AH∥DC,且AH=DC,
∴四边形AHCD是平行四边形,∴CH∥DA,
∵CH⊄平面ADF,DA⊂平面ADF,
∴CH∥平面ADF,
∵点G是BF的中点,H是AB的中点,
∴GH是△ABF的中位线,∴GH∥AF,
∵GH⊄平面ADF,AF⊂平面ADF,
∴GH∥平面ADF,
又CH∩GH=H,∴平面CHG∥平面ADF,
∵CG⊂平面CHG,∴CG∥平面ADF。

(Ⅱ)以C为原点,CA,CB,CF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C(0,0,0),A(1,0,0),B(0,1,0),F(0,0,1),
由AB=2,AE=1,得E(1,1,1),D(1/2,1/2,0),
设平面AEF的法向量为n1=(x1,y1,z1),
则n1·AE=0,n1·AF=0,
即(x1,y1,z1)·(0,1,1)=0,(x1,y1,z1)·(-1,0,1)=0,
解得x1=z1,y1=-z1,取z1=1,得n1=(1,-1,1),
设平面DEF的法向量为n2=(x2,y2,z2),
则n2·DE=0,n2·DF=0,
即(x2,y2,z2)·(1/2,-1/2,1)=0,(x2,y2,z2)·(-1/2,1/2,1)=0,
解得x2=z2,y2=z2,取z2=1,得n2=(1,1,1),
cos<n1,n2>=(n1·n2)/(|n1|·|n2|)=(1×1-1×1+1×1)/(√3×√3)=1/3,
由图知二面角A-EF-D的平面角为锐角,
∴二面角A-EF-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1/3。

05

备考建议

  1. 系统复习:按照知识点框架进行系统复习,确保每个概念都理解透彻。
  2. 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练习题巩固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总结归纳:对常见题型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模板。
  4. 查漏补缺: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及时弥补知识漏洞。
  5. 保持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克服立体几何这个难点。

立体几何虽然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再加上足够的练习,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