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了个包?小心外耳道疖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朵里长了个包?小心外耳道疖肿!
引用
百度
等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medicine/disease/%E5%A4%96%E8%80%B3%E9%81%93%E7%96%96%E8%82%BF/10123533?from=lemma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96%E8%80%B3%E9%81%93%E7%96%96%E8%82%BF/10123533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4247970357055511814
4.
https://wapjbk.39.net/wedjz/yfhl/
5.
https://jbk.39.net/wedjz/
6.
https://www.jdh.com/qa/30994018811324
7.
https://www.bjyah.com/Html/News/Articles/27292.html
8.
http://www.xzkwjtzyy.com/detail/110/2481
9.
https://m.dayi.org.cn/qa/332626.html
10.
https://m.antpedia.com/news/3168331.html
11.
https://m.antpedia.com/news/3168321.html
12.
https://m.yaofangwang.com/yongyao/2128500.shtml
“医生,我耳朵疼得厉害,连张嘴都困难,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小王焦急地走进诊室。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外耳道确实长了一个疖肿,已经化脓。经过及时治疗,小王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
外耳道疖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病变,主要发生在外耳道软骨部。据统计,在耳鼻咽喉病初诊患者中,外耳道疖肿的发病率占1.8%~2.3%,尤其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更为常见。
什么是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尔也可能是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其他细菌单独或混合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外耳道疖肿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 挖耳损伤:不正确的掏耳方式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 水液浸渍:游泳或洗头时,不洁净的水进入外耳道,长时间浸泡导致皮肤软化,易引发感染。
-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全身性疾病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
- 其他因素:如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真菌性毛囊炎继发细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
外耳道疖肿的典型症状包括:
- 剧烈耳痛:由于外耳道皮肤薄且紧贴软骨,炎症刺激末梢神经会引起剧烈疼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
- 疖肿形成:初期为红色丘疹,逐渐发展成硬质结节,伴有红、肿、热、痛。数天后,疖肿中央变软,出现波动感,形成脓栓。
- 流脓:疖肿破溃后,会流出脓液和坏死组织。
- 听力下降:由于外耳道肿胀或阻塞,可能导致听力减退。
- 其他症状:如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医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诊断外耳道疖肿:
- 体格检查:检查外耳道软骨部有无红肿隆起,观察是否有白色脓头。
- 实验室检查: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菌种和敏感抗生素。
-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CT或MRI检查,排除深部脓肿。
治疗方法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发展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局部治疗
- 早期:使用鱼石脂甘油或鱼石脂膏敷患处,配合热敷或微波治疗。
- 未成熟期:避免挤压,可轻轻刺破脓头排出脓栓。
- 化脓破溃期:在局麻下切开引流,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
药物治疗
- 局部用药:如莫匹罗星软膏、达克罗宁黄连素软膏等。
- 全身用药:对于直径≥5毫米的疖肿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严重时需静脉用药。
手术治疗
对于已化脓破溃的疖肿,应及时切开引流,但切忌过早切开或挤压。
其他治疗
可采用微波或激光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排出。
预防与护理
预防外耳道疖肿的关键在于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损伤和感染:
- 避免挖耳:不要用不洁工具掏耳朵,以免损伤皮肤。
- 防水措施:游泳或洗头时防止水进入耳道,可使用专用耳塞。
- 保持干燥:耳道潮湿时及时用吹风机低温吹干。
- 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抗菌肥皂清洁双手,尤其是接触耳道前后。
-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提高免疫力。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佩戴耳机:直到症状完全缓解。
- 合理饮食:保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休息充足:保证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外耳道疖肿虽然常见,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热门推荐
调和油到底好不好?食用油怎么吃才健康?
导热胶水使用全攻略:从方法到注意事项一文详解
帕金森病治疗可使用的针灸方法是什么
2024年中物联职业能力等级认证秋季统考报名开启
力量训练与有氧运动:如何平衡你的健身计划
常见流泪原因及治疗对策
如何检查变速箱油的状态
网球肘让人手肘“罢工”?中医揭秘:热敷+按2穴,快速缓解!
本田飞度VTC异响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本田飞度VTC异响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冬季早餐该吃什么水果?营养搭配指南
纸币发霉怎么办?专业清理方法与收藏注意事项
色达:寻找尘世中的一抹净土之旅
钛合金螺丝的优势及应用
摆阵、痛楼、生咖,二次元有自己的应援文化
如何分析PE指标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PE指标如何影响投资回报?
太原楼市迎来明显调整,太原房价从8918元降至8914元
大学生自媒体创业具体方案项目
邹天石教授:美联储降息会带来美元流入中国吗?
單身的你快樂嗎?一起看看關於單身的 3 個常見誤解
红曲米营养价值是什么
从"洪水走廊"到"鱼米之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实践
曼谷旅游需要准备哪些必备物品 泰国旅游曼谷自由行十件必带装备
大花蕙兰需要经常浇水吗?怎么判断需要浇水?
社平工资下降导致退休金减少,退休者生活质量或受到影响
考研资源全攻略:线上+线下高效学习
上海“地铁19号线”启动,引发拆迁热潮?
“扬”字的丰富含义与组词探讨:传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固态电池热潮涌动,多家A股公司积极布局抢滩市场
五苓散:助你轻松排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