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朵里长了个包?小心外耳道疖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朵里长了个包?小心外耳道疖肿!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medicine/disease/%E5%A4%96%E8%80%B3%E9%81%93%E7%96%96%E8%82%BF/10123533?from=lemma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96%E8%80%B3%E9%81%93%E7%96%96%E8%82%BF/10123533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4247970357055511814
4.
https://wapjbk.39.net/wedjz/yfhl/
5.
https://jbk.39.net/wedjz/
6.
https://www.jdh.com/qa/30994018811324
7.
https://www.bjyah.com/Html/News/Articles/27292.html
8.
http://www.xzkwjtzyy.com/detail/110/2481
9.
https://m.dayi.org.cn/qa/332626.html
10.
https://m.antpedia.com/news/3168331.html
11.
https://m.antpedia.com/news/3168321.html
12.
https://m.yaofangwang.com/yongyao/2128500.shtml

“医生,我耳朵疼得厉害,连张嘴都困难,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小王焦急地走进诊室。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外耳道确实长了一个疖肿,已经化脓。经过及时治疗,小王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

外耳道疖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病变,主要发生在外耳道软骨部。据统计,在耳鼻咽喉病初诊患者中,外耳道疖肿的发病率占1.8%~2.3%,尤其在炎热潮湿的夏季更为常见。

什么是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尔也可能是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其他细菌单独或混合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外耳道疖肿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挖耳损伤:不正确的掏耳方式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2. 水液浸渍:游泳或洗头时,不洁净的水进入外耳道,长时间浸泡导致皮肤软化,易引发感染。
  3.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全身性疾病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
  4. 其他因素:如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真菌性毛囊炎继发细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

外耳道疖肿的典型症状包括:

  • 剧烈耳痛:由于外耳道皮肤薄且紧贴软骨,炎症刺激末梢神经会引起剧烈疼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
  • 疖肿形成:初期为红色丘疹,逐渐发展成硬质结节,伴有红、肿、热、痛。数天后,疖肿中央变软,出现波动感,形成脓栓。
  • 流脓:疖肿破溃后,会流出脓液和坏死组织。
  • 听力下降:由于外耳道肿胀或阻塞,可能导致听力减退。
  • 其他症状:如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医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诊断外耳道疖肿:

  1. 体格检查:检查外耳道软骨部有无红肿隆起,观察是否有白色脓头。
  2. 实验室检查: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菌种和敏感抗生素。
  3.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CT或MRI检查,排除深部脓肿。

治疗方法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发展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局部治疗

  • 早期:使用鱼石脂甘油或鱼石脂膏敷患处,配合热敷或微波治疗。
  • 未成熟期:避免挤压,可轻轻刺破脓头排出脓栓。
  • 化脓破溃期:在局麻下切开引流,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

药物治疗

  • 局部用药:如莫匹罗星软膏、达克罗宁黄连素软膏等。
  • 全身用药:对于直径≥5毫米的疖肿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需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严重时需静脉用药。

手术治疗

对于已化脓破溃的疖肿,应及时切开引流,但切忌过早切开或挤压。

其他治疗

可采用微波或激光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排出。

预防与护理

预防外耳道疖肿的关键在于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损伤和感染:

  1. 避免挖耳:不要用不洁工具掏耳朵,以免损伤皮肤。
  2. 防水措施:游泳或洗头时防止水进入耳道,可使用专用耳塞。
  3. 保持干燥:耳道潮湿时及时用吹风机低温吹干。
  4. 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抗菌肥皂清洁双手,尤其是接触耳道前后。
  5.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提高免疫力。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佩戴耳机:直到症状完全缓解。
  • 合理饮食:保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休息充足:保证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外耳道疖肿虽然常见,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