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绿色建筑的新宠儿
地源热泵:绿色建筑的新宠儿
在陕西省宝鸡市,一个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住宅社区正在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这里没有传统的燃煤锅炉,也没有氟利昂制冷设备,却能实现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种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家用冰箱,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的循环,实现热量的转移。与传统空调不同的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来自地下恒定的温度,而不是室外空气,因此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近年来,地源热泵技术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增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北京市计划新增浅层地源热泵供暖面积2000万平方米,河北省则提出要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供暖。
数据显示,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已占全球30%以上,2022年超过2.7万兆瓦。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地源热泵在绿色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以宝鸡市为例,自2009年开始推广使用地源热泵以来,已建成14个项目,共计121.7万平方米。华厦生态时代社区的物业经理王存斌介绍:“社区采用的是地下水源热泵,这套循环系统就是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的特点,通过管道将地下水抽取上来,再经过处理系统的热量置换,达到对住户供热制冷的目的。”
相比传统空调,地源热泵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据统计,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运行效率要高30%-60%,与电供暖相比,可减少7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局长杨锦辉表示:“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宝鸡将会有大量的新建建筑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比例将大幅度提高。”
然而,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初期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系统设计,施工难度较大等。此外,地源热泵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因此,专家建议,在推广地源热泵时,一定要尊重科学、严格论证,因地制宜地制订科学、高效的系统应用方案。
尽管如此,地源热泵作为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其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地源热泵必将在未来的建筑节能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