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11.7!科学家发现增强巨噬细胞活性的新途径
IF=11.7!科学家发现增强巨噬细胞活性的新途径
肿瘤微环境(TME)是癌症的一个标志,其转化细胞与非转化免疫旁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反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促进肿瘤生长、促进血管生成和转移以及抑制其他免疫细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尽管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会受到淋巴瘤细胞的损害,但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中,巨噬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清除仍起着核心作用。
近几十年来,针对B细胞恶性肿瘤已开发出许多新的治疗策略,这些策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在提高“治愈率”方面仍面临挑战。一线治疗策略是化疗免疫治疗,即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或奥比妥珠单抗等治疗性抗体与化疗。
巨噬细胞的功能取决于其局部环境,该环境会影响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极化。巨噬细胞是一个具有不同亚型的异质群体,这些亚型分别发挥“促炎和吞噬”作用(M1样巨噬细胞)以及“抗炎和组织再生”作用(M2样巨噬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融合了这些特性,倾向于表现出“抗炎和吞噬活性降低”的表型。
肿瘤微环境(TME)包含诸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代谢物等活化介质,这些介质控制着其中巨噬细胞的极化。微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巨噬细胞的代谢,这对巨噬细胞的极化和密切相关的巨噬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细胞代谢的变化有能力重新极化巨噬细胞的表型,从而使原本具有促肿瘤作用的TAMs获得抗肿瘤活性。
巨噬细胞与淋巴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巨噬细胞的代谢敏感性,为优化抗癌治疗开辟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调节巨噬细胞的代谢可能提高其抗肿瘤疗效,并减弱其支持肿瘤的功能。
研究发现
德国Christian P Pallasch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IF=11.7)上发表题为“Macrophages are activated toward phagocytic lymphoma cell clearance by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巨噬细胞中戊糖磷酸途径(PPP)的抑制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吞噬能力,从而减弱其促肿瘤旁路功能。
研究团队评估了治疗性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背景下巨噬细胞的代谢调节。戊糖磷酸途径(PPP)的抑制在体外、原发性人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共培养物以及小鼠模型中,均可诱导巨噬细胞增强对淋巴瘤细胞的吞噬清除能力。将PPP抑制剂S3添加到抗体治疗中,可显著延长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小鼠模型的总生存期。
PPP抑制可诱导巨噬细胞的代谢活化和促炎极化,同时降低巨噬细胞对淋巴瘤细胞存活的支持作用,从而增强抗淋巴瘤功能。作为巨噬细胞重极化的机制,研究团队确定了PPP与免疫调节之间的联系。PPP抑制导致糖原水平降低,进而调节免疫调节因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Stat1-Irg1-衣康酸轴。
因此,研究团队提出:PPP是淋巴瘤中巨噬细胞活性的关键调节因子和可靶向调节剂,可改善免疫治疗的疗效并延长生存期。
这项研究为开发新的抗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特别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代谢来增强其抗肿瘤活性,为提高癌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