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云纱嫁衣:岁月里的温柔印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云纱嫁衣:岁月里的温柔印记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26711516_116152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738079027350793
3.
https://m.sohu.com/n/454085666/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F%E5%B7%9E%E5%A9%9A%E5%AB%81%E4%B9%A0%E4%BF%97/3114599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4%BA%91%E7%BA%B1
6.
https://www.chinasilkmuseum.com/zz/info_17.aspx?itemid=31542
7.
https://www.lovewith.me/baike/article/162
8.
http://www.southsilktown.cn/fengcai/25.html
9.
http://www.cilinlock.com/Article/szy3/1501.html

在珠海市淇澳村的一间老屋里,92岁的王玉连奶奶珍藏着一件特殊的嫁衣。这件香云纱嫁衣,是她母亲亲手缝制的,也是她唯一的嫁妆。岁月流转,这件嫁衣见证了王玉连奶奶从青春到白头的岁月变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温情。

01

香云纱的前世今生

香云纱,这种独特的岭南传统面料,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在顺德开始生产出口。它采用薯莨汁液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含矿物质的河泥覆盖,经过太阳暴晒加工而成。这种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香云纱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色泽,穿起来还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此得名“响云纱”,后音变为“香云纱”。

香云纱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一个完整的染制周期需要15天,加上后期处理则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从剪裁、染色到晾晒,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这种独特的面料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不仅在国内流行,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然而,随着化纤棉织物的盛行,香云纱曾一度没落。直到2009年,香云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重新焕发生机。

02

嫁衣里的时光故事

王玉连奶奶的嫁衣,是一件典型的香云纱嫁衣。黑色的香云纱上绣着精致的牡丹图案,金线勾勒出的花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件嫁衣见证了她的婚礼,也陪伴她度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年轻时的王玉连身材高挑,乌黑亮丽的长发编成麻花辫,绑着红头绳,爱穿大襟褂子。她回忆起出嫁那天,穿着这件嫁衣,坐在喜轿里,轿帘上的流苏在春风里晃啊晃,晃碎了满地金色的时光。那时的她,或许未曾想到,这件嫁衣会成为她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03

传承与变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嫁衣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新娘的婚礼服饰,更凝结着家族的祝福与期望。从1949年至今,中国的嫁衣经历了从朴素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年代,嫁衣趋于简单化;改革开放后,西式婚纱与传统嫁衣相互融合,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嫁衣所承载的情感价值始终不变。它寄托着父母对女儿的祝福,承载着新娘对未来的憧憬,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孝悌忠信的传统美德。

04

岁月里的温柔印记

如今,王玉连奶奶已经92岁高龄,行动不便,但她依然珍藏着这件嫁衣。每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嫁衣上,她都会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绣花,仿佛在抚摸着过去的时光。这件嫁衣,不仅是她的嫁妆,更是她母亲留给她的最后一份礼物。

岁月如梭,当年的新娘已成老妪,但这件嫁衣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它静静地躺在箱子里,如同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诉说着一个关于爱、关于传承的动人故事。香云纱的柔滑触感,仿佛还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温情与浪漫;金线绣的牡丹,依旧绽放着岁月的芳华。

在王玉连奶奶的心中,这件嫁衣早已超越了物质的价值,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它见证了她的青春,陪伴她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如今又静静地守护着她的晚年。这份来自母亲的嫁妆,如同岁月里的一抹温柔印记,永远镌刻在她的心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