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引发市场动荡
全球股市暴跌: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引发市场动荡
2024年8月5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主要股市纷纷暴跌。其中,日本股市领跌,日经225指数暴跌12.4%,创下历史最大跌幅;韩国股市两大指数触发熔断机制;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低开,道指跌2.73%,标普500跌4.1%,纳指跌6.36%。欧洲主要股指也大幅下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此次全球股市暴跌,主要源于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担忧。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长11.4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7.5万。失业率上升至4.3%,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新高。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
根据“萨姆法则”,如果近3个月的平均失业率比过去12个月的最低水平高出半个百分点,那么经济可能已经进入衰退期。目前,美国3个月平均失业率为4.1%,而去年最低水平为3.5%,这表明美国经济正朝着衰退的方向发展。
罗森伯格研究公司汇编的20项衰退指标中,已有9项被触发。该公司经济学家大卫·罗森伯格表示,一旦45%的衰退指标被触发,历史上衰退一定会发生。目前这一比例已经达到45%,且自2022年以来持续上升,从最初的10%升至2023年的25%,再到现在的45%。
摩根大通研究部也上调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从年中预测的25%提高至35%。该行首席全球经济学家卡斯曼指出,劳动力需求减弱幅度大于预期,并出现劳动力流失的早期迹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除了美国经济数据引发的担忧,日本央行意外加息也成为此次全球股市暴跌的重要导火索。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上调15个基点至0.25%,远超市场预期的10个基点。同时,日本央行宣布将逐步缩减购债规模,计划在2026年3月前将每月购债规模减少至3万亿日元。这一意外举措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突破143,进入142区间,创下7个月来新高。
日本央行的加息行动引发了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作为全球主要的套利交易货币,日元升值导致大量套利交易平仓,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区域首席投资官郑汪清表示,日本股市在过去两年的强劲上涨几乎完全得益于日元疲软,一旦形势逆转,投资者必须迅速撤离。
此外,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情绪。虽然具体细节尚未明朗,但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进一步打压了投资者信心,导致全球股市承压。
展望未来,市场普遍认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美联储虽然在最新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但美国通胀水平仍高于2%的目标,经济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日本央行的政策转向、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都可能继续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走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环境下,分散投资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罗森伯格建议投资者将投资组合分散到抗风险资产,如美国国债和黄金,并倾向于投资公共事业和消费必需品等防御性股票。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保持谨慎的投资策略可能是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