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诗词拗救
杂谈诗词拗救
导读:在格律诗的创作中,"拗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什么是拗救,以及如何进行拗救,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创作格律诗。
拗救,读作 ào jiù。格律诗中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有万死——无再青,属于个别性的大拗,再是仄声,何谈救。古人为求意工,拗则拗耳,说救,实则有替古人拂尘之嫌。
拗救一说,实为泥途,在里头快缠断气了,还觉得津津有味。有位同学作诗,张口便拗,上蹿下跳,施救不迭。格律一如人世法,我不触法即可。轻易犯法,又百词饰演,实为多事。盖作诗布局不易,以律诗为例,大多是先吟安中间两联,再接头安尾,偶不应节,亦不以为非。后世之人,专在歧途上下功夫,演绎出无数法门。你们认为高深的东西,只是古人在做鬼脸。
格律如镣铐,束手束脚的。不喜欢的完全可以不写格律诗。但规则就是规则。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规则,好不好另说。
拗救一说,实为泥途,在里头快缠断气了,还觉得津津有味。有位同学作诗,张口便拗,上蹿下跳,施救不迭。格律一如人世法,我不触法即可。轻易犯法,又百词饰演,实为多事。盖作诗布局不易,以律诗为例,大多是先吟安中间两联,再接头安尾,偶不应节,亦不以为非。后世之人,专在歧途上下功夫,演绎出无数法门。你们认为高深的东西,只是古人在做鬼脸。
了解一些格律基本常识,读起朗朗上口。拗口有时真是让喜好者堕入云雾中。
大拗救,指的是用它对应位置的前一个位置的字来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施救的是“吹”字,不是“又”字。你是不是没认真读书。
拗,即拗口,简单来说,就是由于诗句没有依照格律诗所要求的平仄格式而作,读起来便感觉不顺畅、拗口。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不依平仄格式的句子称为“拗句”,对拗字进行的补救称为“拗救”。拗救,原来这就是诗里的“小调皮”。
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的一种。但由于比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拗句,简单地说,所有不符合格律的句子都叫做拗句。但并不是所有的拗句都可以进行拗救。事实上,只有极少的几种情况是可以拗救的。
拗救,其实就是针对几种特定拗句进行补救。拗救极大地拓展了格律诗的用字范围,大大增强了律诗句子的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律诗的表现力。
所谓拗,简单说就是该用仄声的用了平声,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这样就破坏了格律诗原有的韵律和谐。
所谓救,简单说就是针对特定的拗句,按照一定的规矩,调整平声或仄声,使之重新达到韵律和谐。也就是说,如果此处原本该用仄声用了平声,那么就要在其他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仄声,反之亦然。总之,就是平声多了不行,仄声多了也不行,要让平仄相当、交替出现,才能达到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拗救的「发明」是为了增强格律的灵活性,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采取的妥协办法,所以能不拗救则不拗救。
拗救,在一首诗里一般只出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