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乡村振兴:龙泉驿区和彭州的新面貌
成都乡村振兴:龙泉驿区和彭州的新面貌
成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龙泉驿区和彭州市徐徐展开。作为成都市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两地区以各自独特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本地实际又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之路。
成都乡村振兴的全面成果
2023年,成都市第五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评选活动揭晓,100个优秀案例脱颖而出。这些案例涵盖了粮油产业园区、联农带农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农业职业经理人、乡风文明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成都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显著成效。
龙泉驿区:都市田园里的乡村振兴
龙泉驿区以“都市田园、乡村公园”为总体定位,创新探索乡村在地城镇化、农业在地产业化、农民在地市民化、生活在地品质化的新思路新模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龙泉驿区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200亩、新建5000亩,实现粮食种植4万余亩、蔬菜种植8万余亩、伏季水果11万余亩,切实担起主城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应重任。
“龙泉驿水蜜桃”入选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成为龙泉驿区产业振兴的响亮名片。在锦绣天府片区,32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2022年策划包装现代林业产业园区暨国家储备林项目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20个。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龙泉驿区纪委监委通过全程跟进监督,确保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2023年,全区完成桃花沟路、老成洛路等9条道路及百工堰桥等50余座桥梁维修整治,完成双碑村、宝狮村、桃源村等农村道路临水临崖安防工程9公里,完成大花路、山长路、幸福路等农村公路路面提升整治10公里。
彭州市:公园城市里的乡村振兴
彭州市以公园城市建设为引领,打造“百里景观大道”,将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规划深度融合。在产业振兴方面,彭州市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打造龙门山民宿IP。目前,彭州已集聚大乐之野、浮云牧场等全国知名民宿品牌入驻,建成“无所事事”“青青花园”“半盏山房”等30多家精品民宿,给当地村民带来月近千元的收入。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彭州市实施“金彭人才计划”,探索“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并强化与四川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建立“成都农业智库”,柔性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同时,彭州市还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石牛社区的“1+4”智慧乡村体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体系通过搭建智慧治理平台,整合政策支持、融资对接、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四大功能,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
乡村振兴带来的实际变化
以彭州市隆丰街道井堰村为例,该村通过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新体系,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到2023年底,井堰村集体经济收入破1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3.5万元。龙泉驿区柏合街道马坝村村民宁刚也表示:“这条路比之前老路更安全更便捷了,路口出来就能看到红绿灯,也不用逆行了,切实维护了山上村民出行安全。”
乡村振兴带来的旅游发展
龙泉驿区和彭州市的乡村振兴不仅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龙泉驿区的东安湖公园、龙泉驿欢乐田园等景点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彭州市的龙兴寺、海窝子古镇、白鹿音乐小镇等景点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据统计,彭州的乡村旅游民宿给当地村民带来月近千元的收入。
成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龙泉驿区和彭州市徐徐展开。作为成都市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两地区以各自独特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本地实际又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龙泉驿区和彭州市必将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