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词大咖笔下的《少年游》,你最爱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词大咖笔下的《少年游》,你最爱谁?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91%E5%B9%B4%E6%B8%B8%C2%B7%E6%B6%A6%E5%B7%9E%E4%BD%9C%E4%BB%A3%E4%BA%BA%E5%AF%84%E8%BF%9C/658428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91%E5%B9%B4%E6%B8%B8%C2%B7%E5%B9%B6%E5%88%80%E5%A6%82%E6%B0%B4/9854580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91%E5%B9%B4%E6%B8%B8%E5%8D%81%E9%A6%96/53081032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91%E5%B9%B4%E6%B8%B8%C2%B7%E9%95%BF%E5%AE%89%E5%8F%A4%E9%81%93%E9%A9%AC%E8%BF%9F%E8%BF%9F/10101137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4020901724252677
6.
https://www.gushiji.org/shiwen/48633
7.
https://www.gushiju.net/shici/48038
8.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861b0d2902a0.aspx
9.
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2eb44175687a.aspx
10.
http://www.qingshi.net/wap/news/?977.html
1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cb35ff27ddf8.aspx

“芙蓉花发去年枝,双燕欲归飞。”这句词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少年游》,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宋词的独特魅力。作为宋词中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词牌名,《少年游》被众多名家如晏殊、柳永、苏轼等人所喜爱并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名家的《少年游》,感受他们笔下的诗意世界。

01

晏殊:时光流转中的温情

晏殊的《少年游》描绘了一幅岁月流转中的情景。诗中的主人公观赏着盛开的芙蓉花,预示着时间的流逝。双燕即将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兰堂中的风柔和,金炉中的香气温暖,让人感受到宁静和舒适的氛围。新曲动起帘帷,意味着新的音乐声在空气中流动,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家人为主人公献上千春寿的祝福,寓意着长寿和幸福。绿鬓和朱颜的形容词,表达了主人公依然保持青春和美貌。道家装束的提及,可能指的是主人公的仪容仪表,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活力和风采。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诗中的芙蓉花、双燕、兰堂、金炉等形象,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家庭环境,给人以温馨和舒适的感受。家人们为主人公祝寿的场景,彰显了家庭团聚和幸福的意象。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绿鬓、朱颜和道家装束的描写,突出了主人公仍然保持着青春的姿态,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2

柳永:长安古道上的落寞

柳永的《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则展现了另一种意境。这首词写深秋时节词人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全篇弥漫着一片低沉萧瑟的色调和声音。词的上阕从秋天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下阕则将“归云”作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后三句以悲叹词人之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堪称是词人悲苦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词人骑着马在长安古道上缓缓前行,道旁柳树上的秋蝉不住嘶鸣。夕阳在高外的远方渐渐沉落,秋风在原野上劲吹,词人极目远望,天际广阔夜幕降临。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旧日的期望何处去寻?冶游饮宴的兴致早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再也不是狂放不羁的少年时了。

柳永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长安古道的萧瑟景象,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词中充满了对青春的留恋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落寞和对未来的迷茫。

03

苏轼:离别与相思的缠绵

苏轼的《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则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离别与相思的缠绵。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闰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与惆怅。词用飞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这两个比喻贯穿上片,结构精致,文思巧妙。全词情景交融,如一幅幽美的画卷,运用对比与类比手法,营造出一种幽深、缠绵的意境,新奇别致,感人肺腑。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

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惆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寂寞中,思妇触景伤怀,便希望借酒浇愁,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让她倍感凉意,只能邀月对饮,可见孤寂之甚,只有凉意侵袭,可见悲凉之至。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月光给梁间幸福的双燕挥洒温柔的光辉,好生怜惜,而对于孤寂伤怀的自己,月亮却毫不在意,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那份愁苦、凄惶真令人不堪忍受。

04

周邦彦:冬夜里的温情

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则通过室内室外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一段细腻的情感故事。这首词上片描绘室内情景:破新橙,焚兽香,坐吹笙;下片想象室外情景:时已三更,马滑霜浓,行人稀少。前者实写,用实物烘托室内温馨气氛;后者虚写,以语言渲染室外寒冷景象。全词曲折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表露出彼此相爱的心情,为后世历代词家所称赏。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并州产的刀子锋利如水,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熟橙。锦制的帷帐中刚刚变暖,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下片以叙事的方式来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来传情,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逼真。“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谁问,未明点。为何问,也未说明。读者从“向谁行宿”的问话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写来空灵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深夜“城上已三更”,路难“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表情措语,分寸掌握极好。词结束在“问”上,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无限情景,都自先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

宋词《少年游》以其多样化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才情与生活情趣。无论是晏殊的时光感慨,柳永的落寞情怀,苏轼的离别相思,还是周邦彦的冬夜温情,都为我们展现了宋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们的才华,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你最喜欢哪位大师的《少年游》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宋词大咖笔下的《少年游》,你最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