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潮:从“山里娃”到航天员的逐梦之旅
桂海潮:从“山里娃”到航天员的逐梦之旅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的航天员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桂海潮——我国首位执行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也是首位非军方背景的航天员。
桂海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奋斗的励志故事。他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对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2003年,当听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向太空的消息时,正在读高二的桂海潮深受鼓舞,开始憧憬自己也能有一天飞向太空。
2005年,桂海潮以施甸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开始了他的航天逐梦之旅。在北航,他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2014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随后,他赴加拿大约克大学和瑞尔森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注于航天器控制技术研究。2017年,他作为“卓越百人”青年人才被引进回北航任教,成为宇航学院的一名教授。
2018年,当得知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的消息时,桂海潮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他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入选中国航天员队伍。为了适应航天任务的要求,他接受了严苛的训练,从最初的6G过载到最终达到8G的标准,从沙漠生存训练到水下训练,他都以坚韧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
桂海潮的故事,正是当代中国青年与时代同行、勇于担当的生动写照。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能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来说,桂海潮的故事无疑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它启示我们:
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桂海潮从小就对航天充满向往,正是这种梦想驱动他不断前行。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但绝不是终点。我们应该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未来,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要勇于追求卓越。桂海潮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发表了近20篇SCI学术论文;在训练中挑战极限,从6G到8G的过载训练,从沙漠到水下的生存考验,他都以坚韧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我们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需要不断培养的。
最后,要具备家国情怀。桂海潮在留学期间时刻关注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最终选择回国任教,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青年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让我们以桂海潮为榜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搏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