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用运动赶走坏心情!
冬天来了,用运动赶走坏心情!
随着冬天的到来,你是否感到心情有些低落?这可能不是你的错觉。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张珞颖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冬季抑郁与人体生物钟基因PER3的变异有关。在日照时间缩短的冬季,这种变异会导致肾上腺产生过量的皮质酮,进而抑制大脑中5-羟色胺的合成,引发抑郁样行为。
这一发现揭示了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更容易感到情绪低落。但好消息是,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我们的情绪。《心理科学进展》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规律的身体活动不仅能增强积极情绪,提升幸福感和自尊感,还能缓解消极情绪,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甚至可以与药物相媲美。
那么,在寒冷的冬季,有哪些运动适合我们进行呢?
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有效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帮助我们改善情绪。建议选择在上午8-11时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段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最低。每次运动持续20-30分钟,逐渐可延长至1小时,每周3-4次为宜。
团队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这类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促进社会交往,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室内运动:如瑜伽、健身操、室内游泳等。在寒冷的冬季,选择室内运动既能避免寒冷带来的不适,又能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进行冬季运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让全身肌肉和关节活动开,直到身体微微发热。这能有效减少运动带来的损伤。
注意防寒保暖:运动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着装,一般按照吸湿层、保暖层、防风层的顺序穿着运动服装。运动后要及时用温水擦洗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充足水分:冬季运动时,身体容易失去水分。因此,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都应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避免过度运动:冬季身体对运动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运动量和强度,切勿贪多求快。
关注天气变化:在恶劣天气或空气质量不佳时,应暂停户外运动,选择室内运动或休息。
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前可以喝杯白开水,吃少量流质、半流质食物,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后也要注意补充能量和营养。
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改善情绪,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所以,不要让寒冷成为你放弃运动的借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用运动赶走坏心情,迎接阳光灿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