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RL vs SFT:谁才是AI界的泛化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RL vs SFT:谁才是AI界的泛化王?

引用
CSDN
10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53948/article/details/145504816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099606
3.
https://blog.csdn.net/2301_76268839/article/details/139890754
4.
https://blog.csdn.net/m0_62554628/article/details/139485415
5.
https://blog.csdn.net/m0_59235699/article/details/140879947
6.
https://blog.csdn.net/2401_85375186/article/details/145001826
7.
https://www.sohu.com/a/783855284_121119001
8.
https://blog.csdn.net/vvyuervv/article/details/65449079
9.
https://www.ai-indeed.com/encyclopedia/10410.html
10.
https://www.cnblogs.com/keye/p/9367347.html

在人工智能领域,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和监督式微调(Supervised Fine-Tuning,SFT)是两种广泛应用于模型训练的重要技术。它们在提升模型性能方面各有优势,但在泛化能力这一关键指标上,两者的表现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通过实验对比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RL和SFT在泛化能力方面的优劣。

01

技术原理对比

监督式微调(SFT)

SFT是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已标注的训练数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进一步训练,以优化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在SFT过程中,模型通过最小化预测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来更新参数。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训练过程相对简单,且在有充足标注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性能。

然而,SFT的主要局限在于其泛化能力。由于过度依赖于训练数据,SFT模型往往倾向于记忆训练集中的具体实例,而不是学习可泛化的原则。这种局限性在面对分布外(out-of-distribution,OOD)数据时尤为明显,模型可能无法很好地适应新场景。

强化学习(RL)

与SFT不同,RL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最优策略。在RL框架下,模型(通常称为智能体)根据当前状态选择动作,然后从环境中获得奖励或惩罚作为反馈。智能体的目标是学习一个策略,使得长期累积的奖励最大化。

RL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泛化能力。由于不依赖于预先标注的数据集,RL能够通过探索和试错学习到更通用的规则。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RL能够通过持续的交互和反馈调整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情况。

02

泛化能力实验对比

近期一项重要研究[[1]]通过设计实验,系统地比较了RL和SFT在泛化能力方面的表现。研究者使用了两个主要任务:GeneralPoints算术推理游戏和V-IRL现实世界导航任务。

文本规则泛化

在GeneralPoints任务中,模型需要根据4张牌的数值计算目标数字(默认为24)。研究发现,通过RL训练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泛化到未见过的规则变体,而SFT模型则表现出明显的记忆效应,难以泛化到训练数据之外的场景。

视觉泛化

在V-IRL导航任务中,研究者进一步评估了模型在视觉输入变化下的泛化能力。结果显示,RL模型同样在视觉OOD任务中展现出更好的泛化性能,而SFT模型则难以应对视觉输入的变化。

03

实际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RL或SFT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例如,在大规模语言模型中:

  • SFT适用于那些有大量高质量标注数据的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分类等。通过SFT,模型可以快速适应特定领域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

  • RL则更适合处理复杂、动态的场景,如对话系统、文本生成等。在这些场景中,模型需要根据上下文和用户反馈不断调整输出,RL的泛化能力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04

评估方法

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5]]:

  • 验证集和测试集: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通过测试集评估模型在未见过数据上的表现。

  • 交叉验证: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子集,轮流作为验证集,以减少评估结果的偏差。

  • 自助法(Bootstrap):通过有放回抽样构建多个训练集和测试集,评估模型在不同样本集上的稳定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评估RL和SFT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泛化能力。

05

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在泛化能力方面,RL显著优于SFT。RL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可泛化的原则,而SFT则倾向于记忆训练数据。

  • SFT在有充足标注数据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但面对OOD数据时泛化能力有限。RL虽然训练过程更复杂,但其泛化优势使其在复杂场景中更具竞争力。

  •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任务特点和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数据充足的简单任务,SFT是理想选择;而对于复杂、动态的场景,RL则更具优势。

通过深入理解RL和SFT的差异,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可以更好地选择和设计模型训练策略,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