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拟杆菌BF839:直肠癌患者的营养守护神
脆弱拟杆菌BF839:直肠癌患者的营养守护神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众多肠道微生物中,有一种名为脆弱拟杆菌BF839的菌株,因其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方面的卓越表现而受到广泛关注。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至关重要。脆弱拟杆菌BF839不仅能够帮助改善肠道功能,还能提高免疫力,从而为直肠癌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
什么是脆弱拟杆菌BF839?
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是人体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广泛存在于健康人的肠道中。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不形成孢子、杆状的专性厌氧菌。有趣的是,脆弱拟杆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毒型,约占20%,另一种是非产毒型,约占80%。产毒型脆弱拟杆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而非产毒型则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脆弱拟杆菌BF839是一种特殊的非产毒型脆弱拟杆菌,由大连微生物研究所的张季阶教授于1983年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出来。经过严格的检测和鉴定,BF839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无毒的菌株。自1990年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永久收藏以来,BF839已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益处。
直肠癌患者为什么需要特别关注肠道健康?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手段虽然能有效控制肿瘤,但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其中,肠道功能的改变是直肠癌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
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营养问题:
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超过90%的腹腔手术患者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腹腔粘连,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等排便习惯的改变。化疗或腹部放疗的胃肠道毒副作用也可导致患者出现痉挛性腹痛、腹泻等,严重影响营养素的摄入、消化及吸收。
恶心、呕吐:临床上治疗结直肠癌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胃肠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达70%~80%。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的毒性,可导致黏膜炎、口腔干燥、恶心呕吐等。腹部放疗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损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营养不良:结直肠癌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大多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因此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增加了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研究报道,50%结直肠癌患者可出现体重丢失,20%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态对直肠癌患者尤为重要。
BF839如何帮助直肠癌患者?
BF839作为二代益生菌,具有独特的治疗性作用。它不仅能改善肠道功能,还能通过多种机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为直肠癌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改善肠道功能:BF839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或腹泻等肠道症状。这对于缓解直肠癌患者因手术或放化疗引起的肠道不适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免疫力:BF839通过其荚膜多糖A的结构,能够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此外,它还能产生短链脂肪酸,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营养支持:良好的肠道功能是营养吸收的基础。BF839通过改善肠道环境,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帮助患者更好地摄取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这对于维持患者体重、预防营养不良至关重要。
使用BF839的注意事项
虽然BF839对直肠癌患者具有潜在的益处,但在使用时仍需谨慎:
个体差异: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使用BF839前应咨询医生,确保其适合自己的病情。
遵医嘱使用:BF839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自行调整。
观察反应: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综合治疗:BF839不能替代标准的癌症治疗方法,应将其作为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二代益生菌的代表,为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营养支持选择。通过改善肠道功能和提高免疫力,BF839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使用任何治疗手段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