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杚(gū),这个生僻字你真的认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杚(gū),这个生僻字你真的认识吗?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78694680042874619.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B%B4/2851775
3.
https://www.360doc.cn/mip/1122596107.html
4.
https://wenku.docs.qq.com/search?keyword=%E3%80%90%E7%BB%8F%E7%AE%A1%E5%8A%B1%E5%BF%97%E3%80%91%E5%9F%B9%E8%AE%AD%E6%B8%B8%E6%88%8F%E5%A4%A7%E5%85%A8
5.
https://chardb.iis.sinica.edu.tw/evolution.jsp?cid=13184
6.
https://m.guoxuedashi.net/zixing/yanbian/4502xn/
7.
https://zd.hwxnet.com/search/hwxE6hwx9Dhwx9A.html
8.
https://www.shidianguji.com/character/%E5%88%8F
9.
https://www.cnblogs.com/timssd/p/5429172.html
10.
http://ccamc.org/cjkv.php?cjkv=%E8%B7%87
11.
https://www.shidianguji.com/character/%F0%AB%A0%A6
12.
https://www.stackoverflow.org.cn/questions/891643

“杚”,这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却让很多人感到头疼。它由“木”和“乞”两部分组成,读音和含义却远比它的外观复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杚”字的神秘面纱。

01

字形演变:从古到今的变迁

“杚”字的字形演变堪称汉字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早的小篆形态,到楚系简帛文字、秦系简牍文字,再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楷体,这个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

在小篆中,“杚”字的结构已经初具雏形,左边的“木”部清晰可见,右边的“乞”部则略显抽象。到了楚系简帛文字时期,字形开始向简化方向发展,但整体结构仍然保持稳定。秦系简牍文字则进一步简化了笔画,为后来的楷体奠定了基础。

02

读音之谜:古今变化与多音现象

“杚”字的读音是其最大的难点之一。在古代,这个字有多个读音,包括古忽切、柯愛切、古對切等。这些读音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汉语大字典》的记载,“杚”主要有两个读音:

  1. gū:这是最常用的读音,用于表示“把东西弄平”的意思。
  2. gàì:这个读音较少见,特指“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刮板”。

在实际使用中,很多人会因为“杚”是生僻字而读错音。甚至有些字典软件会将其误读为gǔ,这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03

字义探秘:从本义到引申义

“杚”的本义是“平也”,即把东西弄平。这个含义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平也。从木气聲。”在古代,这个字常用于描述平整物体表面的动作。

其引申义则与量具有关,特指“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刮板”。这个含义在农业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粮食的量取直接关系到交易的公平性。在《康熙字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刮板。”

04

现代使用误区

在现代社会,“杚”字已经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这导致很多人对它的读音和写法都不太熟悉。常见的误区包括:

  1. 读音错误:由于是生僻字,很多人会按照现代汉语的发音习惯错误地读作gǔ。
  2. 笔画错误:在书写时,右边的“乞”部容易被误写为“气”或“七”。
  3. 意义混淆:由于不常用,很多人会将其与“括”、“刮”等形近字混淆。

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汉字的规范使用,也反映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逐渐疏离。

05

结语:一个字背后的文化传承

“杚”字虽然生僻,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字形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发展的脉络;从读音的变化中,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变迁;从字义的延伸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公平交易的重视。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对汉字的学习和传承。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汉字,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让我们从“杚”这样的生僻字开始,重新认识和感受汉字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