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低迷拖累南京经济增长,产业转型谋求新突破
楼市低迷拖累南京经济增长,产业转型谋求新突破
2025年一季度,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4359.6亿元,同比增长3.8%,在万亿城市中增速排名靠后。这一增速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江苏全省的平均增长水平。南京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成为主要拖累因素之一。
楼市低迷:数据解读
新房市场方面,2025年1月南京新房供应量为8.93万平方米,成交量达24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28071元/平方米。尽管环比供应下降,但同比去年增长24.2%。这一数据表明,新房市场在政策刺激下正在逐步回暖。
二手房市场则呈现不同景象。2025年2月,南京二手房均价为2122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68%,同比下降18.37%。区域分化明显,如玄武区均价微涨至31696元/平方米,而溧水区则稳定在7727元/平方米。
土地市场方面,2025年1月南京无新增涉宅用地推出,但成功出让5宗地块,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3.01万平方米,总金额22.97亿元。其中,鼓楼龙江地块由亚伦集团竞得,溢价率达16.24%,显示出土地市场仍有一定活力。
楼市低迷的原因
楼市低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二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如建邺区等热点区域供应增加,导致业主调整价格以吸引买家。
政策应对与产业转型
面对楼市低迷,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优化楼市政策:通过“以旧换新”、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等措施刺激需求。金融政策也有所放宽,最高可贷评估价8成,最长还款期限延长至30年。
产业转型升级:出台《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4266”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等产业,推动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国土空间规划:《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将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展望
从短期来看,楼市低迷对南京经济增长构成一定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南京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南京经济有望重拾增长动力。
在“强省会”战略的引领下,南京正谋求新的发展路径。虽然当前面临一定挑战,但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南京有望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