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中的“尺”:从长度到寓意的奇妙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中的“尺”:从长度到寓意的奇妙之旅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78142195.html
2.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2565470734076364.html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51602961118008884.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BA%E7%9F%AD%E5%AF%B8%E9%95%BF/2072345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E%E5%B0%BA%E7%AB%BF%E5%A4%B4%EF%BC%8C%E6%9B%B4%E8%BF%9B%E4%B8%80%E6%AD%A5/1164123
6.
https://www.chinesewords.org/idiom/79108-1213.html
7.
https://www.hgcha.com/zuchengyu/db0ec0bd.html
8.
https://www.hanyuguoxue.com/chengyu/zuci-23610
9.
https://m.acfun.cn/v/?ac=34169791

“尺”作为中国传统长度单位,大约等于33.33厘米。这个简单的度量单位,在成语中却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成语中的“尺”吧!

01

作为长度单位的“尺”

许多成语中的“尺”直接表示长度或距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具体场景。

“百尺竿头”原指高百尺的竿子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或学问成就。唐代诗人吴融在《商人》中写道:“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这里的“百尺”形容高度极远,形象地描绘了商人的漂泊生活。

“咫尺天涯”则形容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左传·僖公九年》中提到:“天威不违颜咫尺。”咫尺虽近,却因天威而显得遥不可及。

“垂涎三尺”形容嘴馋到极点。老舍在《赵子曰》中写道:“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贪婪的样子。

02

具有比喻意义的“尺”

在更多成语中,“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长度概念,被赋予了深刻的比喻意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卜居》,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和短处。正如屈原所说:“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得寸进尺”形容贪得无厌,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贪婪者的心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则比喻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邪恶总是在不断升级。这个成语用长度的增加来象征力量的增强。

03

成语背后的故事

一些成语不仅包含“尺”,还蕴含着有趣的历史故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源自宋朝长沙景岑禅师的故事。一次,禅师在法堂讲经,有僧人提问关于十方世界的内容。禅师答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即使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要继续前进,才能达到真正的圆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则告诉我们,任何结果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个成语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事道理,形象而深刻。

“枉尺直寻”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孟子说:“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意思是说,弯曲一尺却能伸直八尺,看似划算,但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04

结语

从长度单位到比喻象征,从简单描述到深刻寓意,成语中的“尺”展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这些成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智慧,也让我们体会到语言的魅力。通过这些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