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教你如何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刘备教你如何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刘备战败后投奔曹操。曹操封刘备为左将军,对他颇为尊重,但刘备深知曹操猜忌心重,为了躲避杀身之祸,他选择了低调隐忍的生活方式。
他开始在后院种菜,每日浇水施肥,看似悠闲自在,实则暗藏玄机。曹操派去监视的人回报,刘备只是在家种菜,毫无异心。然而,刘备的内心却如火如荼,时刻准备着东山再起。
一次,曹操邀请刘备饮酒,席间曹操突然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手中的筷子都不禁掉落在地上。幸好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机掩饰过去,坚定了除掉曹操的决心。不久后,刘备借机离开许都,重新踏上争霸之路。
刘备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韬光养晦,更在于他善于识人用人。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为中国历史上礼贤下士的典范。
第一次,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来到隆中,却被告知诸葛亮外出未归。第二次,三人顶风冒雪而来,却被告知诸葛亮正在草堂上熟睡未醒。张飞性子急躁,想要放火相逼,被刘备严词制止。第三次,刘备在草庐外恭敬等候,直到诸葛亮自然醒来,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为他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刘备则拜诸葛亮为军师,从此如鱼得水,逐步建立了蜀汉政权。
除了诸葛亮,刘备还善于团结其他人才。益州别驾张松因献图有功,刘备亲自出迎,豪饮三日,泪别长亭,甚至要为他牵马相送。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他赢得了众多英才的辅佐。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刘备更是深谙低调之道。他与公孙瓒是同窗好友,公孙瓒对刘备真诚相待,即使在刘备落魄时也愿意伸出援手。刘备在走投无路时首先想到投奔公孙瓒,正是因为他深知公孙瓒的为人。后来,公孙瓒果然兑现承诺,给了刘备兵马让他去迎战袁绍。
刘备的一生,可谓是“三低”的典范:桃园结义时,身为皇亲国戚却能与酒贩屠户张飞、逃犯关羽结为兄弟;三顾茅庐时,身为长辈却能三次登门拜访晚辈诸葛亮;礼遇张松时,身为一方诸侯却能放下身段,以礼相待。
这种低调做人的态度,让他赢得了人心,成就了事业。正如《三国志》所评价的那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刘备的成功,正是源于他既能屈能伸,又能审时度势,既懂得隐忍,又善于把握机会。在当今社会,这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