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大兴贞女?一块贞节牌坊反映时代发展下女性意识的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朝为何大兴贞女?一块贞节牌坊反映时代发展下女性意识的变迁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QTM1GF60543HAVF.html
导读:明朝时期,贞女现象为何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这不仅是一个历史现象,更折射出中国古代女性地位的变迁。本文从理学思想、政策引导到个人模仿,再到女性的反抗与觉醒,深入剖析了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未嫁从来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对古代女子的要求。
这无疑制约了女子的行为,限制了女子的自由选择,是女性地位下降的标志,也是对人性的不尊重。但这样的观念竟然延续了几千年,这是多么残酷的现象。
虽然在宋明理学兴盛之前,这样的思想不是普遍现象。但是还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思想的禁锢,这样的要求似乎成为了整个社会的风尚。
到了明朝更是全国效仿贞女,掀起了贞女热浪潮,为了得到贞女牌坊不惜牺牲生命。
为什么这样不符合社会平等的思想观念能够在明朝大兴?这与时代发展状况脱不了关系。
一. 沿袭习惯,政策引导
- (一)理学思想加强,继承发展贞女观。
在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中,女子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女子的限制条件从始至终都未停止过。
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压抑女子的贞洁思想,它是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礼仪》、《礼记》这些儒家经典中可以看出,那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强调“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主张“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
甚至还规定女子终生不改嫁,即使丈夫去世,仍然要为丈夫保持贞洁。
就是这样的不符合人性发展的规律思想却在儒家礼教思想的推动下一直延续着,到了明朝更是得到了强化。
前有宋朝理学思想的基础,明朝在继承传统方面自然也不甘示弱。更是大力宣扬这一思想以标榜自己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于是这种忠贞精神被发展为了普遍现象。
这个时期也开始兴起了缠足现象,这不仅使得女性的身体受到了伤害,也使得女性精神上受到压迫,这真的是一场不明智的行为。 - (二)建国巩固思想,大力发展贞女观。
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为了正人心、后风俗、敦教化,加紧了理学的学习,于是理学要求的贞洁观念也被大肆宣扬。
同时,这个开国皇帝更是做了一件大事儿,深化了贞洁思想,他制定了一本《女戒》,从此开始了女子贞洁的大改革。
政府要求的百姓自然会争先模仿,于是这本书开始在民间流传。它不仅仅局限于记载后妃的光辉事例,还被推广为全国学习的教科书。
就是这样一本妇女准则强调着女子要求逆来顺受,无条件听从丈夫的话,孝敬公婆。
对人有爱等影响了明朝女子的生活状态。使得百姓们盲目的遵守,不讲究自己的权利。如此可见,生活在明朝的女性,受政治约束是非常严重的。
除此以外,为了以表决心,让百姓更好的跟随。朱元璋还进行了选妃制度的改革,他开始了平民化、大众化的选妃之路。
全国各地派人去挑选,就为了能选到德才兼备的贤内助,他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就只为了能够使得国内女性风气正。
这样,明朝的女子成为妃子的几率还是相当大的,那么这种选举方式也成为了为什么女性争相学习《女戒》的一个因素。
毕竟自己学会了,就有可能一跃枝头做凤凰了。
明朝政府为了培育贞洁的氛围,可谓大费周章。他们规定了“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经过地方选举成功的话,就能获得表彰。
而且还对守寡的女性做出了这样的规定:
“民间寡妇,三十以前,亡夫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族表民间,除免本家差役。”
只要你能守住寡,你就可以享受和仕宦家庭一样的免除差役的政策,这样有吸引力的举措,自然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同时,明朝政府统治者对女性做出了严苛的要求以外,而且进行立法来打击寡妇再嫁,男性再娶寡妇的行为。
朱元璋在奖励文官夫人时,就专门作出了:“其妻非礼聘正室、或再蘸,及娟优脾妾,并不许申请”
这样的条件限制,才展现出对再嫁再娶行为的嫌弃。也推动了贞女之风的发展,制约了明朝妇女的脚步。
二、氛围影响,个人模仿
政策的鼓励使得人们争相学习,也就营造了一种爱贞洁,乐于贞洁的氛围。这个氛围就像雪球,越滚越大,于是,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的。别人都能得到贞节牌坊,那我也能,于是这样的心理也使得贞洁成为了女性头等大事儿。
文人作为社会中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也在这场贞洁运动中做了不少努力。
他们提倡贞洁思想,把它渗入到了作品中,一个叫吕坤的文人就是写过一个本《闺范》来阐述守节殉葬的好妻子的好处。这本书文字简单,又有图片佐证,对于普通群众理解也是很方便的,于是就被百姓接受,成为效仿的对象。
这样的束缚女性的思想为什么会被明朝女性普遍接受了?这也少不了明朝女性对于这一思想的认同,那么为什么会认同这样的思想了。
受了历朝历代思想的影响,百姓都认为只有做到了保持贞洁。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身,错误的思想意识形态是很容易造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偏差。
这个时期的贞洁氛围可以说是达到了高潮,不管政策引导还是文人引领,但最重要的还是女性对这样思想的看法。
她们不仅不反抗,居然把这样的思想内化成为了自己的道德准则要求。可见这种思想下女性的畸形发展,她们十分嫌弃那些不爱贞洁的人,甚至为了贞洁不惜牺牲生命。
在《明史》中记载了这样的事例:
“郑氏,安陆赵钰妻,性刚烈,闺房中言动不涉非礼。或馈茶饼,问之,云某寡妇更适人,大怒且骂,命倾之。”
可见这样的贞洁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女性的内心,最重要是连女性自己都认同这样的观点,贞洁不仅仅是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同样是女性本身对自己的压迫。
三、贞女成风,反抗崛起 - (一)服饰改变,走出闺房
任何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会出现某些转机。女性被压迫久了,反抗的信念也就更加强烈了。
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青楼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男性迎娶青楼女子的现象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类似诗社的活动场所也在不断流行,这是围绕女性而产生的场地。她们和男性一样,从诗词歌赋到风花雪月的畅聊着。
她们慢慢拒绝理学思想的束缚,抛开社会限制,她们走出了闺房。开始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游玩观赏结伴而行。这就是她们反抗的一步。
与此同时,她们还在衣服上上了心思,她们不喜欢那种单调的服饰,自己进行改样。
《建宁县志》中就描写过这群思想崛起的女性在衣服上与社会的对抗:
“时改新样,女饰衣锦绮,被珠翠、黄金横带,动如命妇夫人。”
这也是饱受压迫女性前进的一步。
普通女性的崛起,已经显示了明朝女性思想的转变。作为尼姑这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也加入了这场女性自发的运动之中,她们也这样做了。“尼之富者,衣服绮罗,且盛饰香缨麝带之属。”可见,思想过度的束缚,带来了女性个性意识的增强。 - (二)饱受压迫,起身反抗
有压迫的地方总少不了反抗,明朝还出现过宫女组织的一场暗杀皇帝的事件。嘉靖皇帝这个极度奇怪的男人,脾气古怪。动不动就会大发雷霆,甚至处死别人。
伴君如伴虎,这些女子自然担惊受怕,与其被折磨死,还不如反抗。反正都是要死的,于是就出现了宫女精心谋划的一场运动。
她们制服皇帝,蒙着眼睛,计划勒死他,这样刺杀虽然最终以失败告了终,但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些女性的反抗精神。
在《三言二拍》这部反映晚明时期市民阶级状况的白话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
无论是莘瑶琴由看男子出身到看男子品德的转变,还是罗惜惜大胆与情人约会的勇气,亦或者杜十娘不把自己看做男人的工具。
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都足以说明女性在思想压迫之后已经开始了慢慢的觉醒,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男性的玩物。
不过女性群体的崛起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格局的变化。但是女性在努力着,逐渐摆脱时代的束缚和自身的局限性。
这些勇敢的女性,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为后世的我们做了一个好的榜样。
结语
在古代男权社会的压迫之下,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一直都处于相对低的地位。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存在。普遍的人都遵循这样的思想观念,但这样的思想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所以有着一批批觉醒的女性去打破这样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确人生而平等,这些压迫都只是为了束缚女性群体的发展。研究女性贞洁的轨迹,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个朝代,另一方面让我们看清女性发展的道路,以此为戒。
热门推荐
手机电话卡逾期影响信用吗,逾期未还手机电话费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吗?
天人五衰是什么意思?天人五衰是指哪五衰?
OWL联赛重大转型:OverActive退出,暴雪探索新方向
岭南李丛绘清供,艺海拾贝话古今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揭示冬季抑郁发病机制:PER3基因变异影响糖皮质激素合成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
女人更年期失眠的调理
早醒和晚睡:抑郁和焦虑的“时间信号”?
香水百合一年开几次花?
故宫摄影第一人、著名摄影家李少白 用镜头收集欲晓东方的紫禁之光
交叉注意力结合特征融合,这个创新思路必将爆发!
动车组列车的动力集中式与动力分散式牵引方式详解
微信不能发送位置信息的原因解析
从6S到10S的跨越之路:6S管理的起源、发展和延伸
以新媒体助力文化出海,构筑国际传播新优势
以新媒体助力文化出海,构筑国际传播新优势
如果给姓名打分,姓名打分可靠吗?有什么依据?
龋齿矿化怎么治疗?需要特定的治疗方式来促进复原哦
冰箱不是保险箱!如何正确使用和清洁冰箱?
西安医院小程序开发如何颠覆传统就医模式?带来哪些变革?
阿达帕林凝胶常见问题,快问快答!
占领汉中后,刘备为何开始提防张飞?你看看张飞干了啥蠢事
你需要知道的 6 个智能学习目标示例
卖木炭是否合法?介绍相关法律法规
如何在银行办理银行卡的多币种账户开通?
因果关系的缩放与重组:从微观到宏观的系统思维
猫眼花卉应该用哪种土壤栽培?栽培时需要注意什么?
长陵旅游攻略:探秘明十三陵之首的必玩景点与实用指南
安徽公布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典型案例
如何在UI设计中实现用户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