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血脂异常怎么办?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血脂异常怎么办?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6A00WRJ00

体检时,我们经常会在体检报告上看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这些指标异常可能意味着血脂异常。据统计,≥18岁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高达35.6%,而≥35岁成人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仅为16.1%。

什么是血脂异常?

血脂是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我们常说的血脂主要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到各组织进行代谢。所以,我们会通过检测各种脂蛋白水平,来反映血脂水平。

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从实用角度出发,临床上血脂异常主要分为:

  • 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增高
  • 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增高
  • 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增高
  •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血脂到什么水平就属于异常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各种血脂成分只要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都可以称为血脂异常。一般人血脂参考标准如下:

如何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首先,按照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划分为两种情况:一级预防(否)和二级预防(是)。

一级预防包括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种风险。如果存在以下3种情况的任意一种,就属于高危人群: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9 mmol/L或总胆固醇(TC)≥7.2 mmol/L
  • 糖尿病患者(年龄≥40岁)
  • 慢性肾脏病(CKD)3-4期

如果不存这3种情况,就需要评估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脂应该控制在多少?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血脂异常的人首要干预靶点。血脂的合适水平,会随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的不同而有差异。

什么时候该用药?

降脂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的基础,不论是否进行药物降脂治疗,都必须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在没有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当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生活方式干预有哪些?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有5种,包括合理膳食、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其中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危以上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注意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在300 mg以下。

有哪些降脂药可以用?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用的有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主要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其中部分降脂药既能降低胆固醇,又能降低甘油三酯。

小结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药物,可以有效管理血脂,将血脂各项指标控制在健康范围内,进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药物时,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基本健康情况、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不良反应、降脂目标等确定,患者切忌不可擅自用药、停药、撤药或更改用药。

此外,在药物治疗后,还应及时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避免出现不良反应。通常,药物治疗后4-8周,患者应复查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且血脂达标,可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长期达标的人可每年复查1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