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世歌》:135字揭示人生真谛,放下名利,回归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劝世歌》:135字揭示人生真谛,放下名利,回归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劝世歌》是一首劝诫世人放下执念、追求内心宁静的诗文。通过对世间纷扰、财富权势的无常揭示,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逐名利,莫让贪欲迷失心性。全诗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强调内心的清净和修养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通过回头审视自己,反思人生,放下对物质的执着,修身养性、念佛修行,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与智慧。《劝世歌》提醒我们,生命短暂,只有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才能活得更有意义。
《劝世歌》
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
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静无烦恼。
终日贪,何日了,只恨家中财帛少。
无常到,没大小,不用金银不用宝。
不分富贵与王侯,年年多少埋荒草。
看看红日落西山,不觉鸡鸣天又晓。
急回头,莫说早,小小孩童易得老。
才高北斗富千箱,孽障随身何时了。
劝世人,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看来名利一场空,不如修心念佛好。
人生如梦,世事浮华
回头好,回头好,世事将来一笔扫。
红尘堆里任他忙,我心清静无烦恼。
这句诗提醒我们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的影响,追求内在的安稳和清净。
心得感悟:
人生如梦,世事浮华,外界的纷扰常常让我们迷失。真正的智慧在于看透这些虚幻,回到内心的深处,找到自己的宁静港湾。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只要心如止水,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动摇我们的内心。放下无谓的追逐,才会发现内心的平和才是最持久的幸福。其实,人生的真正意义,不是征服世界,而是征服自己,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财富的虚无
终日贪,何日了,只恨家中财帛少。
无常到,没大小,不用金银不用宝。
此句揭示了贪欲的无止境以及财富的虚无,提醒人们无论财富多少,最终无法带走任何东西。
心得感悟:
财富虽然可以暂时带来满足,却无法为我们提供永恒的安宁。人活一世,总会在贪欲的漩涡中迷失,忘却了真正的生命价值。财富和物质固然重要,但它们终将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我们所拥有的,唯有精神的富足与内心的安宁。当我们放下贪心、追求内在的成长和提升时,才能真正触及到生命的深层意义。财富并非是生活的目的,而是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权贵与财富的无常
不分富贵与王侯,年年多少埋荒草。
看看红日落西山,不觉鸡鸣天又晓。
诗句讲述了权贵与财富的无常,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一切都会随着时光消逝,唯有时间不变。
心得感悟:
无论多么显赫的权势,最终都逃不过时间的洗礼。世间的一切都将被岁月的河流冲刷掉,唯有时间是永恒不变的。人生如此短暂,许多人往往沉迷于追逐名利,却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名利的繁华如朝霞,稍纵即逝。而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才是我们真正能够掌控的财富。每一天的晨曦和黄昏,都在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每一刻的真实与纯粹。
过去的阴影
急回头,莫说早,小小孩童易得老。
才高北斗富千箱,孽障随身何时了。
这句诗警示人们无论多么辉煌的成就,也无法摆脱命运的制约。早年积累的“孽障”终究会影响一生。
心得感悟:
人生就像一条长河,每个人的过去都深深刻印在未来的航程中。即使才华横溢、财富满箱,若不反思过往的所作所为,终将背负无法摆脱的阴影。年轻时忽视的错误,终会在岁月的车轮下显现其影响。回头看自己,早做反思与调整,才能真正超越命运的束缚。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动,都在塑造未来的自己。命运并非不可改变,而是由我们自己在每一刻所做的选择所塑造。
修行与名利
劝世人,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看来名利一场空,不如修心念佛好。
此句劝诫人们放下名利,追求内心的修养与安宁,修行和念佛比追求外在的虚荣更为重要。
心得感悟:
人生中,许多人始终被名利和欲望所困扰,却忽略了内心的修炼。财富和地位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满足,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真正的宝藏,在于心灵的修养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修行并非逃避世界,而是通过与内心的对话,超越外界的诱惑,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衡。当我们将注意力从外在转向内心时,生命将焕发出无穷的光彩和智慧。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