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朋友做法人怎么规避风险
帮朋友做法人怎么规避风险
帮朋友做法人时,如何规避潜在风险?本文从公司规章制度、职权限制、审慎决策、离职权益和印章管理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担任法定代表人时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如何规避风险
建议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中对法定代表人的职权范围进行尽可能全面的限制与约束,同时将涉及企业生产运营的重大决策权以及执行管理权赋予其他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的高级管理团队(或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等类似大型决策机构)。
身为法定代表人,虽然拥有决策权和组织权,但不应视其为唯一可靠的工作方式,甚至放弃质疑或深入研究所有决策结果。相反,应在签字认可这些决定之前,或是在参加投票表决时,谨慎思考并确保没有任何违规事项(亦包括职责履行不到位)存在。若确实找到证据证明存在违法行为,必须坚决表示反对。
在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员工聘用协议中详细规定/明确离职权益。一旦观察到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牵涉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或是经营管理情况严重不规范,须当机立断辞去法定代表人职务,避免让事态进一步恶化至无法挽回的地步。
作为法定代表人,个人应当妥善保管并负责任地使用公司印章,同时公告声明公司的各种对外印鉴都应有专责之人负责保管事宜。
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一条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潜在风险
在替代他人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由于经营管理不当等原因,法定代表人需对公司负起民事赔偿责任的责任;
- 如果法定代表人单独或伙同其他人侵犯了公司的财产权,那么就有可能承担民事侵权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
- 如违反相关法规条例,法定代表人将遭受包括罚款、拘留等在内的民事制裁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